“終為善誤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終為善誤身”全詩
無兒承后嗣,有女托何人。
葬禮難求備,交情好者貧。
惟馀舊文集,一覽一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哭友人》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友人》是唐代杜荀鶴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感傷的筆調表達了對友人逝去的哀悼之情。詩意深沉,扣人心弦,使人產生共鳴。
詩中描述了朋友在名場上得病,最終誤入歧途。他沒有兒子可以繼承他的家業,只有女兒寄托他人照顧。而在他去世后,葬禮的準備十分困難,只有那些真心與他交情深厚的朋友才會幫忙,這也說明了他一生的貧困。然而,他留下了一些文集,這些文集成為了他離世后的唯一慰藉,對他的親友們來說,每一覽這些文集就如同沾上了他的離愁別緒。
這首詩詞以自然流暢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悲傷和對友人的懷念之情。通過描述友人一生的不幸和離世后的困境,詩中透露出作者對友人的深深憐惜和對生命的思考。同時,詩中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現實,那個時期的交情純真而珍貴。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直接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哀悼之情,并反映了友人在人生道路上的不幸和社會的殘酷。這首詩詞在唐代的文學史上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對于我們了解唐代社會和人情冷暖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終為善誤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yǒu rén
哭友人
bìng xiàng míng chǎng dé, zhōng wéi shàn wù shēn.
病向名場得,終為善誤身。
wú ér chéng hòu sì, yǒu nǚ tuō hé rén.
無兒承后嗣,有女托何人。
zàng lǐ nán qiú bèi, jiāo qíng hǎo zhě pín.
葬禮難求備,交情好者貧。
wéi yú jiù wén jí, yī lǎn yī zhān jīn.
惟馀舊文集,一覽一沾巾。
“終為善誤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