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奈萍無入土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奈萍無入土根”全詩
自別家來生白發,為侵星起謁朱門。
也知柳欲開春眼,爭奈萍無入土根。
兄弟無書雁歸北,一聲聲覺苦于猿。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江下初秋寓泊》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江下初秋寓泊》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江湖上一處初秋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濛濛煙雨蔽江村,江館愁人好斷魂。
自別家來生白發,為侵星起謁朱門。
也知柳欲開春眼,爭奈萍無入土根。
兄弟無書雁歸北,一聲聲覺苦于猿。
譯文:
濃濃煙雨籠罩江村,江館中的人們憂心忡忡,幾乎要斷魂殤。
自從離別之后,我猶如白發蒼蒼,為了追求名利不斷奔波。
雖然知道柳樹想要開春的眼睛,但令人遺憾的是浮萍無法深入土根。
親朋好友無書信,寄情于北方的候鳥,只能聽到猿猴的憂傷吶喊。
這首詩以江湖初秋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江村中籠罩在煙雨中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詩人離別了故鄉,追求功名利祿而漂泊江湖,現在回首,已經明白了名利的薄暮和虛無,感到歲月的無情,白發蒼蒼。詩人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愿望能夠收到家鄉的書信,卻只能寄托于北方飛來的候鳥的傳遞,而自己卻倚立于江邊,只能聽到猿猴的悲鳴。詩中充滿了憂傷和孤寂,以此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現實的失望。
“爭奈萍無入土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xià chū qiū yù pō
江下初秋寓泊
méng méng yān yǔ bì jiāng cūn, jiāng guǎn chóu rén hǎo duàn hún.
濛濛煙雨蔽江村,江館愁人好斷魂。
zì bié jiā lái shēng bái fà,
自別家來生白發,
wèi qīn xīng qǐ yè zhū mén.
為侵星起謁朱門。
yě zhī liǔ yù kāi chūn yǎn, zhēng nài píng wú rù tǔ gēn.
也知柳欲開春眼,爭奈萍無入土根。
xiōng dì wú shū yàn guī běi, yī shēng shēng jué kǔ yú yuán.
兄弟無書雁歸北,一聲聲覺苦于猿。
“爭奈萍無入土根”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