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袖空多馬上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襟袖空多馬上塵”全詩
畫戟門前難作客,釣魚船上易安身。
冷煙粘柳蟬聲老,寒渚澄星雁叫新。
自是儂家無住處,不關天地窄于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感秋》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秋》詩詞的中文譯文:
每年名路辛勤謀生,襟袖空蕩蕩多塵埃。
畫戟門前難作客,釣魚船上易安身。
寒煙依附柳樹,蟬聲顯得憔悴,
寒渚倒映繁星,雁聲吟唱如新。
自覺無定居之所,與天地之廣無關。
詩意和賞析:
這首《感秋》是唐代杜荀鶴的作品,描繪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在這個時節里人們的生活艱辛和漂泊無定。整首詩以沉郁、迷茫的情緒貫穿全篇,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逝去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人們為了生活而辛勤勞作,卻只能得到一身的疲憊和塵埃。襟袖空多馬上塵一句表達了他身處繁忙紛擾的塵世之間,內心的空虛和苦悶。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自己作為一個文人的困境。他稱自己為“畫戟”,意味著他是一個有才華而固執的人,但現實中難以找到一個真正能接納他的地方。因此,他難以在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場合中得到滿足感,只能寄身于像釣魚這樣安寧的活動中。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通過景物的變化來暗示人生的變遷。冷煙粘柳,蟬聲老去,寒渚倒映繁星,雁聲吟唱如新,這些景象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而詩人的感慨也更加深了。
最后兩句“自是儂家無住處,不關天地窄于人”,則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無常和自己無法安身之苦。他感到自己無處可歸,無法融入這個世界。雖然這一情感較為消極,但也折射了當時許多文人追求自由、田園生活的想法。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秋天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并將之與詩人內心的情感相結合,折射出對時光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表達了杜荀鶴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心靈歸宿的追求,以及對人生的思索和困惑。
“襟袖空多馬上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qiū
感秋
nián nián míng lù mán xīn qín, jīn xiù kōng duō mǎ shàng chén.
年年名路謾辛勤,襟袖空多馬上塵。
huà jǐ mén qián nán zuò kè,
畫戟門前難作客,
diào yú chuán shàng yì ān shēn.
釣魚船上易安身。
lěng yān zhān liǔ chán shēng lǎo, hán zhǔ chéng xīng yàn jiào xīn.
冷煙粘柳蟬聲老,寒渚澄星雁叫新。
zì shì nóng jiā wú zhù chù, bù guān tiān dì zhǎi yú rén.
自是儂家無住處,不關天地窄于人。
“襟袖空多馬上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