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風滿角吹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樓風滿角吹春”全詩
江南江北閑為客,潮去潮來老卻人。
兩岸雨收鶯語柳,一樓風滿角吹春。
花前不獨垂鄉淚,曾是朱門寄食身。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州姚中丞》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州姚中丞》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行次錢塘為背景,表達了對貧困生活的無奈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我怎么愿自愿心意深咎,艱辛為官往往窘困貧窮。江南、江北行走只是做客,潮去潮來之間卻覺人已老。河兩岸雨過之后笑語繁花盛開,登上高樓角落處吹過的春風。我站在花前不單單是垂淚想念家鄉,而是曾經是寄食在朱門之下。
詩詞的詩意清新自然,以深沉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貧窮生活和離鄉之苦的感受。詩中描述了江南江北的風景,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幻。同時,詩人利用自然景觀,抒發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還通過對“兩岸雨收鶯語柳,一樓風滿角吹春”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妙和生機。最后兩句“花前不獨垂鄉淚,曾是朱門寄食身”,寫出了詩人曾經受朱門寄養過的經歷,既抒發了詩人對寄食官門的感激之情,也流露出對過去的惋惜和對現實的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個人經歷的訴說,將個體的情感與大自然相結合,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詩人以深沉的思索和真摯的情感,通過對細節的描寫,使整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生動的意象,給人以思考和感受的空間。
“一樓風滿角吹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xíng cì qián táng què jì tái zhōu yáo zhōng chéng
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州姚中丞
qǐ wèi wú xīn qiú shàng dì, nán ān dì lǐ wèi jiā pín.
豈為無心求上第,難安帝里為家貧。
jiāng nán jiāng běi xián wèi kè,
江南江北閑為客,
cháo qù cháo lái lǎo què rén.
潮去潮來老卻人。
liǎng àn yǔ shōu yīng yǔ liǔ, yī lóu fēng mǎn jiǎo chuī chūn.
兩岸雨收鶯語柳,一樓風滿角吹春。
huā qián bù dú chuí xiāng lèi, céng shì zhū mén jì shí shēn.
花前不獨垂鄉淚,曾是朱門寄食身。
“一樓風滿角吹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