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沒詩名萬古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沒詩名萬古存”全詩
況有數篇關教化,得無馀慶及兒孫。
漁樵共壘墳三尺,猿鶴同棲月一村。
天下未寧吾道喪,更誰將酒酹吟魂。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哭方干》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方干
何言寸祿不沾身,
身沒詩名萬古存。
況有數篇關教化,
得無馀慶及兒孫。
漁樵共壘墳三尺,
猿鶴同棲月一村。
天下未寧吾道喪,
更誰將酒酹吟魂。
譯文:
為何說我沒有享受到寸祿,
我的身體倒下后,我的詩名將永存。
何況還有幾篇有關教化的詩篇,
能得到哪怕一點慶祝和傳承給兒孫。
漁民和樵夫共同堆起三尺高的墳墓,
猿猴和仙鶴同在一個村落棲息于明月下。
天下尚未平安,而我的道路已經喪失,
還有誰能拿起酒來祭奠我的靈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哭方干》。該詩寫了詩人方干去世后自己在詩界不被認同的遺憾和無奈之情。詩人用幽默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在世時沒有受到社會的贊譽和物質的回報,但他堅信自己的詩作將流傳千古。他還提及了自己幾篇有關教化的詩作,希望這些作品能給后世留下些許的痕跡,并能得到一些傳承和慶祝。
詩的結尾反思了當前的局勢,表示天下尚未平安,而自己的道路也已經喪失。詩人帶有些許自嘲和無奈,最后留下疑問,還有誰能繼續將酒酹給他的魂靈。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命運的思考和對詩歌傳承的態度。詩人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反映了詩人在社會中地位不穩定的現狀,也傳遞了對詩歌不朽價值的堅定信念。
“身沒詩名萬古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fāng gàn
哭方干
hé yán cùn lù bù zhān shēn, shēn méi shī míng wàn gǔ cún.
何言寸祿不沾身,身沒詩名萬古存。
kuàng yǒu shù piān guān jiào huà,
況有數篇關教化,
dé wú yú qìng jí ér sūn.
得無馀慶及兒孫。
yú qiáo gòng lěi fén sān chǐ, yuán hè tóng qī yuè yī cūn.
漁樵共壘墳三尺,猿鶴同棲月一村。
tiān xià wèi níng wú dào sàng, gèng shuí jiāng jiǔ lèi yín hún.
天下未寧吾道喪,更誰將酒酹吟魂。
“身沒詩名萬古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