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從今日望明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從今日望明年”全詩
滿眼有花寒食下,一家無信楚江邊。
此時晴景愁于雨,是處鶯聲苦卻蟬。
公道算來終達去,更從今日望明年。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長安春感》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離開長安城,無法停留在京城,
深入東風之地,發覺一切逐漸冷淡。
春天里到處都是花朵,寒食節后來臨,
一家人卻對我失去了信任,離開楚江邊。
此時雖然晴朗明媚,但我心中卻感到憂郁,
在這個地方,鶯鳥的歌聲悲苦而蟬鳴刺耳。
無論如何,我要追求公正,終會遠離此地,
但愿從今天起,可以望到明年的希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離開長安的人的感受。他離開京城,深入東方,在新的地方發現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盡管春天到來,花朵盛開,但他心中感到寂寞和失落。他的家人對他失去了信任,離開了楚江邊。盡管此時天空晴朗明媚,但他聽到的卻是鶯鳥的悲鳴和蟬鳴的刺耳聲。然而,詩人仍然堅持追求公正,相信自己會離開這個地方,希望明年的到來。
這首詩以離愁別緒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詩人通過描繪花朵和天空的美麗景色與自己內心的痛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中深刻描繪了離別和寂寞的情感,同時暗示了對未來的希望和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凄美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長安和家鄉的思念,對未來的無限向往。
“更從今日望明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chūn gǎn
長安春感
chū jīng wú jì zhù jīng nán, shēn rù dōng fēng zhuǎn suǒ rán.
出京無計住京難,深入東風轉索然。
mǎn yǎn yǒu huā hán shí xià,
滿眼有花寒食下,
yī jiā wú xìn chǔ jiāng biān.
一家無信楚江邊。
cǐ shí qíng jǐng chóu yú yǔ, shì chù yīng shēng kǔ què chán.
此時晴景愁于雨,是處鶯聲苦卻蟬。
gōng dào suàn lái zhōng dá qù, gèng cóng jīn rì wàng míng nián.
公道算來終達去,更從今日望明年。
“更從今日望明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