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寺禪僧似悟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寺禪僧似悟禪”全詩
懶求施主修真像,翻說經文是妄言。
出浦釣船驚宿雁,伐巖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問師宗旨,眼不浮華耳不喧。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題江寺禪和》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題江寺禪和》
江邊的寺廟里,一位禪僧仿佛領悟了禪宗的道理,
穿著破爛的衣袍,腳踏草鞋住在茅草搭的茅屋。
他懶得去尋求善男信女修行的好像,
卻又說那些經典的文字都是虛妄的言語。
河口的漁船驚擾了夜宿的雁群,
而敲打山石的樵夫卻驚起了寒冷的猿猴。
路上的行人不要問他師父的宗旨,
他的眼睛不為世間的浮華所動,耳朵不為喧囂所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令人感受到一種淡泊的禪意。詩中的禪僧以簡樸的形象呈現,他穿著破爛的衣袍,住在茅草搭的茅屋中,與世無爭。他懶得去尋求信徒供養,也不想向他們教授修行的方法,認為經典的文字都是虛妄的言語。他沒有被外界的喧囂和物質所動,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寧靜與真正的禪悟。
詩中描繪了自然景物,漁船驚起的雁群和樵夫敲打山石驚起的猿猴,與禪僧寂靜冥想的景象形成對比,凸顯了禪宗追求的寧靜和超脫。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禪宗的思想,強調了超越塵世和外物的重要性,提倡內心的寧靜和冥想。通過描繪禪僧的形象和自然景物的對比,詩人傳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寂靜的禪意。
“江寺禪僧似悟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āng sì chán hé
題江寺禪和
jiāng sì chán sēng shì wù chán, huài yī máng lǚ zhù máo xuān.
江寺禪僧似悟禪,壞衣芒履住茅軒。
lǎn qiú shī zhǔ xiū zhēn xiàng,
懶求施主修真像,
fān shuō jīng wén shì wàng yán.
翻說經文是妄言。
chū pǔ diào chuán jīng sù yàn, fá yán qiáo fǔ bèng hán yuán.
出浦釣船驚宿雁,伐巖樵斧迸寒猿。
xíng rén mò wèn shī zōng zhǐ, yǎn bù fú huá ěr bù xuān.
行人莫問師宗旨,眼不浮華耳不喧。
“江寺禪僧似悟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