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奈之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大國奈之何”全詩
介潔世不容,跡合藏蒿萊。
道廢固命也,瓢飲亦賢哉。
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魏禮段干木,秦王乃止戈。
小國有其人,大國奈之何。
賢哲信為美,兵甲豈云多。
君子戰必勝,斯言聞孟軻。
分類:
《古意二首(擬陳拾遺)》孫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二首(擬陳拾遺)》
屈子生楚國,七雄知其材。
介潔世不容,跡合藏蒿萊。
道廢固命也,瓢飲亦賢哉。
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魏禮段干木,秦王乃止戈。
小國有其人,大國奈之何。
賢哲信為美,兵甲豈云多。
君子戰必勝,斯言聞孟軻。
詩詞的中文譯文:
《古意二首(擬陳拾遺)》
屈子生于楚國,七雄知道他的才華。
清白的人在邪惡的世人中是無法容身的,他跡逐聽從命運而隱居過。
修道雖被廢棄,但清酒仍是賢者。
何苦葬身于江水之中,只會讓后人悲嘆。
魏禮中的段干木,秦王才停止了戰爭。
小國也有賢人,大國該如何對待呢?
賢者真正美好,兵器并不能表示實力。
君子只要決定戰斗,必定會勝利,這種言論被孟軻傳揚開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古代歷史中的一些智者和賢人的遭遇和行為,表達出了孫郃對這些人物的贊嘆之情。詩中提到了兩組人物,第一組是屈子和七雄,第二組是段干木和秦王。
屈子是楚國的一個賢者,但由于不合世俗,他被迫隱居并飲酒度日。詩中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懷念之情。第二組人物是魏國的禮儀大家段干木和秦王,他們的對話表達了對賢者和智者行為的崇敬和認可。
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描述這些古代的賢者,表達了對于知識、智慧和思想的推崇,并對他們的遭遇和行為表示了同情和反思。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制度的反思和對于人性的思考。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主題,既贊美了賢者的智慧和道德,又對社會現象進行了批判。整體思想清晰,表達含蓄,展現了唐代士人對智者的崇敬之情。
“大國奈之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èr shǒu nǐ chén shí yí
古意二首(擬陳拾遺)
qū zǐ shēng chǔ guó, qī xióng zhī qí cái.
屈子生楚國,七雄知其材。
jiè jié shì bù róng, jī hé cáng hāo lái.
介潔世不容,跡合藏蒿萊。
dào fèi gù mìng yě, piáo yǐn yì xián zāi.
道廢固命也,瓢飲亦賢哉。
hé shì zàng jiāng shuǐ, kōng shǐ hòu rén āi.
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wèi lǐ duàn gàn mù, qín wáng nǎi zhǐ gē.
魏禮段干木,秦王乃止戈。
xiǎo guó yǒu qí rén, dà guó nài zhī hé.
小國有其人,大國奈之何。
xián zhé xìn wèi měi, bīng jiǎ qǐ yún duō.
賢哲信為美,兵甲豈云多。
jūn zǐ zhàn bì shèng, sī yán wén mèng kē.
君子戰必勝,斯言聞孟軻。
“大國奈之何”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