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兒哭未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胡兒哭未終”全詩
一輪霜月落,萬里塞天空。
戍卒淚應盡,胡兒哭未終。
爭教班定遠,不念玉關中。
分類: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胡笳曲》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胡笳曲
隴底悲笳引,隴頭鳴北風。
一輪霜月落,萬里塞天空。
戍卒淚應盡,胡兒哭未終。
爭教班定遠,不念玉關中。
中文譯文:
隴山下悲切的笳聲響起,隴山上吹響北風。
一輪寒霜掛滿月亮,萬里邊塞一片蒼茫。
守衛戍邊的士兵淚水已經流盡,胡兒的哭聲卻未曾停歇。
為何不讓班定遠去守邊遠地,不記得他在玉門關中心意?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在唐代邊塞上的凄涼景象,表達了邊塞戍卒和胡兒的悲苦心情。詩中的笳聲和北風寥寥,揭示出邊塞的荒涼和邊軍的艱辛。士兵們流盡了眼淚,胡兒們卻仍在不斷地哭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借此表達出他的憤懣之情,他不解為何班定遠不能守護邊遠之地,不記得他在玉門關中的重要地位。
賞析:
這首詩品味頗多,描繪了邊塞的苦難和悲涼。通過對比戍卒和胡兒的哭泣,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邊塞境況的不滿和憤懣之情。詩中的笳聲和北風給人一種孤寂的感覺,而士兵和胡兒的哭泣則表現出詩人對于邊塞境況的思考和憂慮。最后兩句提到了班定遠和玉門關,使整首詩語境更具歷史感和邊塞特色。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邊塞景象的描述,表達出詩人對邊塞的無盡哀憐和不滿之情,展示了當時邊塞的艱苦和凄涼。這首詩具有較強的個人感情色彩,同時也承載著對國家疆域和邊疆戍卒的關注和思考。
“胡兒哭未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jiā qū
胡笳曲
lǒng dǐ bēi jiā yǐn, lǒng tóu míng běi fēng.
隴底悲笳引,隴頭鳴北風。
yī lún shuāng yuè luò, wàn lǐ sāi tiān kōng.
一輪霜月落,萬里塞天空。
shù zú lèi yīng jǐn, hú ér kū wèi zhōng.
戍卒淚應盡,胡兒哭未終。
zhēng jiào bān dìng yuǎn, bù niàn yù guān zhōng.
爭教班定遠,不念玉關中。
“胡兒哭未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