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菖蒲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國菖蒲老”全詩
離京近殘暑,歸路有新蟬。
峴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懸。
若教吟興足,西笑是何年。
分類: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送友人南歸》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友人南歸》是唐代詩人王貞白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國的菖蒲早已枯老,
知道你懷念著那曾一同垂釣的船。
離京已近殘暑時節,
回去的路上響起了新一批蟬聲。
峴首的山峰上起了白云,
洞庭湖上秋天的月亮還懸在那里。
如果讓我來領會詩的意境,
我多想知道什么時候你能夠心滿意足地吟詩。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南歸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詩中描繪了南國的景物,以及離京歸鄉的友人所經歷的旅途景色。詩人通過描寫菖蒲老去、釣船、新蟬、白云、秋月等景物,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又以若教吟興足,西笑是何年一句,表達了希望友人能夠在歸鄉的路上心滿意足地吟詩,不再有離別之憂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情感。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人文情懷相結合,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深思念與祝福之情。菖蒲老去、釣船、新蟬、白云、秋月等景物都富有生動的形象感,使得詩歌充滿了樸實的美感。最后一句若教吟興足,西笑是何年更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鄉安康的期盼和祝福。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溫暖與感懷之情。
“南國菖蒲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nán guī
送友人南歸
nán guó chāng pú lǎo, zhī jūn yì diào chuán.
南國菖蒲老,知君憶釣船。
lí jīng jìn cán shǔ, guī lù yǒu xīn chán.
離京近殘暑,歸路有新蟬。
xiàn shǒu bái yún qǐ, dòng tíng qiū yuè xuán.
峴首白云起,洞庭秋月懸。
ruò jiào yín xìng zú, xī xiào shì hé nián.
若教吟興足,西笑是何年。
“南國菖蒲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