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初明水色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色初明水色新”全詩
竹霧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
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
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
分類: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庾樓曉望》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庾樓曉望》是一首唐代王貞白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清晨獨自站在庾樓上,俯瞰山水的美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憑朱檻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霧曉籠銜嶺月,蘋風暖送過江春。
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
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
詩意:
詩人在清晨獨自站在庾樓上,遠眺山色漸明,水面波光粼粼。清晨的竹林籠罩在薄霧中,把當晚的月亮帶到了清晨。微風吹過蘋江,帶來了暖暖的春天。盡管陽光已照射到城墻的陰影處,但仍可見殘余的積雪。衙門前的鼓聲還未起,塵土未起。三百年來,庾樓上見證了多少人遠離家鄉。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美麗的景色,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站在庾樓上,憑欄遠眺,看到山色漸漸明亮,水面潔凈,竹林籠罩在薄霧中。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美好祝福,以及對家鄉的思鄉之情。庾樓綿延三百年,見證了許多人的離別和思念。整首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景色,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讓人產生共鳴。
“山色初明水色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lóu xiǎo wàng
庾樓曉望
dú píng zhū kǎn yì líng chén, shān sè chū míng shuǐ sè xīn.
獨憑朱檻亦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zhú wù xiǎo lóng xián lǐng yuè,
竹霧曉籠銜嶺月,
píng fēng nuǎn sòng guò jiāng chūn.
蘋風暖送過江春。
zǐ chéng yīn chǔ yóu cán xuě, yá gǔ shēng qián wèi yǒu chén.
子城陰處猶殘雪,衙鼓聲前未有塵。
sān bǎi nián lái yǔ lóu shàng, céng jīng duō shǎo wàng xiāng rén.
三百年來庾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
“山色初明水色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