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人偶宿孤村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人偶宿孤村下”全詩
離人偶宿孤村下,永夜聞砧一兩家。
作者簡介(王貞白)
王貞白,字有道(875—958),號靈溪。信州永豐(今江西廣豐)人。唐末五代十國著名詩人。唐乾寧二年(895)登進士,七年后(902)授職校書郎,嘗與羅隱、方干、貫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職之間的七年中,他隨軍出塞抵御外敵,寫下了許多邊塞詩,有不少反映邊塞生活,激勵士氣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動人。對軍旅之勞、戰爭景象描寫的氣勢豪邁、色彩濃烈、音調鏗鏘。有《靈溪集》七卷,今編詩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陰一寸金”,至今民間廣為流傳。
《宿新安村步》王貞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宿新安村步》是唐代詩人王貞白創作的一首詩。該詩描繪了作者在夜晚宿于新安村的情景,展現了孤寂、寂寞和思鄉之情。
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淅淅寒流漲淺沙,
月明空渚遍蘆花。
離人偶宿孤村下,
永夜聞砧一兩家。
詩詞的詩意主要圍繞著作者在夜晚宿于新安村的情景展開。詩中的“淅淅寒流漲淺沙”描繪了寒風吹拂下的沙灘,給人一種凄涼和蕭瑟的感覺。而“月明空渚遍蘆花”則給人帶來一絲安寧與寧靜的感覺,表現了夜晚的清新和寧夏的美麗景色。
接著,詩人提到“離人偶宿孤村下”,表現了詩人身處在一個荒涼的村莊,感到無處可去,無家可歸的孤寂和寂寞。最后,詩人寫道“永夜聞砧一兩家”,指夜晚里只能聽到幾家敲擊砧杵聲,更加凸顯了孤獨與寂寞之情。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形單影只、思鄉寂寞的心境,通過對大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村莊的描寫,使人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與迷茫。這首詩詞通過簡單的描寫,以及獨特的句式和音韻,表達了作者對故鄉與親朋好友的思念之情,展現了唐代文人的寂寞情懷和對生活的真實感受。
總之,王貞白的《宿新安村步》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思鄉之情的描繪,將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寂寞展現得淋漓盡致。這首詩具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和獨特的意境,給讀者帶來了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離人偶宿孤村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xīn ān cūn bù
宿新安村步
xī xī hán liú zhǎng qiǎn shā, yuè míng kōng zhǔ biàn lú huā.
淅淅寒流漲淺沙,月明空渚遍蘆花。
lí rén ǒu sù gū cūn xià, yǒng yè wén zhēn yī liǎng jiā.
離人偶宿孤村下,永夜聞砧一兩家。
“離人偶宿孤村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