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房伴誦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房房伴誦經”全詩
此界自生雨,上方猶有星。
樓高鐘尚遠,殿古像多靈。
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誦經。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宿山寺》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山寺》
中峰半夜起,
忽覺有青冥。
此界自生雨,
上方猶有星。
樓高鐘尚遠,
殿古像多靈。
好是潺湲水,
房房伴誦經。
中文譯文:
深夜里,我在中峰山的寺廟中醒來,
突然發覺四周一片幽靜。
這個世界自然而然地下起了雨,
天空上還有星星閃爍。
高塔的鐘聲傳得很遠,
殿內的佛像顯得非常靈動。
最叫人心曠神怡的是悠悠流淌的小溪水聲,
每一房間都伴隨著誦經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深夜里在山寺里的景象。作者醒來時,周圍一片寧靜,天空中下起了雨,星星在閃爍。高塔的鐘聲傳得很遠,殿內的佛像仿佛活靈活現。最令人心曠神怡的是悠悠流淌的溪水聲,和誦經聲一起構成了一幅寧靜祥和的畫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夜晚山寺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靜謐的感覺。通過描寫雨聲、星星閃爍、鐘聲和佛像,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山寺的靜雅之美,領悟到寺廟所蘊含的寧靜與靈動之意。詩中的“潺湲水”和“誦經聲”更增加了一種祥和的氛圍,讓人仿佛置身于山寺中,感受到心靈上的凈化與寧靜。
這首詩以簡潔、深入的方式描繪了山寺的景象,展示了唐代詩人對自然和宗教的敏感和熱愛。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傳達出對寧靜和靜謐的追求,表達了對佛教信仰和清凈心靈的向往。整首詩構圖簡潔而精細,語言流暢自然,形象生動,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與內心的融合。
“房房伴誦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shān sì
宿山寺
zhōng fēng bàn yè qǐ, hū jué yǒu qīng míng.
中峰半夜起,忽覺有青冥。
cǐ jiè zì shēng yǔ, shàng fāng yóu yǒu xīng.
此界自生雨,上方猶有星。
lóu gāo zhōng shàng yuǎn, diàn gǔ xiàng duō líng.
樓高鐘尚遠,殿古像多靈。
hǎo shì chán yuán shuǐ, fáng fáng bàn sòng jīng.
好是潺湲水,房房伴誦經。
“房房伴誦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