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交新長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影交新長葉”全詩
遠寄僧猶憶,高看鶴未知。
影交新長葉,皴匝舊生枝。
多少同時種,深山不得移。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鄭轂補闕山松》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鄭轂補闕山松》
心將積雪欺,
根與白云離。
遠寄僧猶憶,
高看鶴未知。
影交新長葉,
皴匝舊生枝。
多少同時種,
深山不得移。
中文譯文:
我的心將積雪欺騙,
樹根與白云相隔離。
遠方寄給僧侶的人仍懷念著,
高處望著的鶴還不知道。
樹影交錯中長出新葉,
皮紋紛繁的舊樹枝仍生長。
有多少一起種下的松樹,
深山之間永遠無法移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棵鄭轂(古印度僧侶名字)種下的松樹。詩人通過對樹的描述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一種無所依附、堅守本心的精神。
詩中,詩人借用松樹作為心境的隱喻,用“心將積雪欺”來形容松樹的堅毅和不畏嚴寒的特性,在艱難的環境中能夠自立不倚。詩人感慨地表示,樹根和白云相隔離,傳遞了松樹與塵世的隔絕和超然。
詩中還提到遠方寄給僧侶的人憶起了松樹,而高處的鶴卻還不知道這棵松樹的存在。這一表達,體現了松樹高潔的品質和自身價值的被人所珍視。
最后兩句,“影交新長葉,皴匝舊生枝。多少同時種,深山不得移。”則展現了松樹的生命力,新葉與舊枝紛交,生機勃勃,它們共同栽種于深山之中,無法被任意移動,象征著精神品質的執著和堅守。
整首詩通過對松樹的描繪和抒發,傳遞了一種追求真實、自立不倚、超脫塵世的精神境界,反映了詩人的思考和人生觀。
“影交新長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gǔ bǔ quē shān sōng
鄭轂補闕山松
xīn jiāng jī xuě qī, gēn yǔ bái yún lí.
心將積雪欺,根與白云離。
yuǎn jì sēng yóu yì, gāo kàn hè wèi zhī.
遠寄僧猶憶,高看鶴未知。
yǐng jiāo xīn zhǎng yè, cūn zā jiù shēng zhī.
影交新長葉,皴匝舊生枝。
duō shǎo tóng shí zhǒng, shēn shān bù dé yí.
多少同時種,深山不得移。
“影交新長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