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認仙宗在碧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認仙宗在碧霄”全詩
丹穴雖無凡羽翼,靈椿還向細枝條。
九衢馬識他門少,十載身辭故國遙。
愿與吾君作霖雨,且應平地活枯苗。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投翰林張侍郎》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舉家貧拾海邊樵,
來認仙宗在碧霄。
丹穴雖無凡羽翼,
靈椿還向細枝條。
九衢馬識他門少,
十載身辭故國遙。
愿與吾君作霖雨,
且應平地活枯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張蠙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他對仕途的追求和報國之心。
詩的開頭寫到作者全家都貧窮,負責拾柴的工作落在了海邊。然而他們為了追求仙途而來到碧霄仙宗。雖然他們沒有仙人的羽翼,但他們仍然希望能在細微的枝條上找到靈椿這種仙草。
接下來的兩句詩寫到作者與九衢馬相遇,九衢馬表示知道他們是來投奔仙宗的人很少見。這表明作者遠離家鄉已有十年之久。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與君主一同努力為國家帶來希望,猶如雨露滋潤著旱地上的苗,希望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
整首詩寫出了作者對仕途的追求和為國家盡力的決心,展現了他對仙宗的向往和為國家做貢獻的愿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在遠離家鄉的漂泊中的心情和思考。
“來認仙宗在碧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u hàn lín zhāng shì láng
投翰林張侍郎
jǔ jiā pín shí hǎi biān qiáo, lái rèn xiān zōng zài bì xiāo.
舉家貧拾海邊樵,來認仙宗在碧霄。
dān xué suī wú fán yǔ yì,
丹穴雖無凡羽翼,
líng chūn hái xiàng xì zhī tiáo.
靈椿還向細枝條。
jiǔ qú mǎ shí tā mén shǎo, shí zài shēn cí gù guó yáo.
九衢馬識他門少,十載身辭故國遙。
yuàn yǔ wú jūn zuò lín yǔ, qiě yīng píng dì huó kū miáo.
愿與吾君作霖雨,且應平地活枯苗。
“來認仙宗在碧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