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著名山即擬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話著名山即擬尋”全詩
從聽世人權似火,不能燒得臥云心。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贈段逸人》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段逸人
纖長的竹竿自己扛著藥箱和琴,我想找一本書來講述我即將踏上的名山之旅。
雖然聽說世上的名利權勢像烈火一樣熾熱,然而它是無法燒滅我內心深處那潛藏的渴望與追求。
中文譯文:
送給段逸人
我自己背著藥箱和琴,拿著一根長竹竿,
打算到名山去尋找一本心愛的書。
雖然聽說世間的名利和權勢要么因為追求而燒毀,要么因為得到而破滅,
然而它們卻無法動搖我內心深處的愿望和追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段逸人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由追求和內心遠離名利的態度。段逸人是一個逃離名利的人,他帶著藥箱和琴,向名山出發,要追求一種內心深處的東西。詩中,作者通過對世間名利的描繪,展示了自己對追求自由和追求內心真正渴望的態度。
詩中描繪了段逸人背著藥箱和琴,自己拿著一根長竹竿出發的情景,顯示了他對自由行動的渴望。而通過對世間名利的描繪,比較了名利與自由追求的不同道路。名利權勢像烈火一樣熾熱,而段逸人所追求的內心深處的東西卻是閑云野鶴般的悠閑自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內心自由追求的向往和對名利束縛的嫌棄。通過對自由追求的描繪,揭示了作者對追求真正自我和內心平靜的追求。
這首詩通過對自由追求和崇尚內心愿望的描述,表達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獨立的精神。它不僅僅是對段逸人的送別,更是對追求自由、追求內心渴望的人們的鼓勵和贊美。它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獨立意識和對追求真正自我的思考。
“話著名山即擬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duàn yì rén
贈段逸人
zhǎng qióng zì dān yào jiān qín, huà zhù míng shān jí nǐ xún.
長筇自擔藥兼琴,話著名山即擬尋。
cóng tīng shì rén quán shì huǒ, bù néng shāo dé wò yún xīn.
從聽世人權似火,不能燒得臥云心。
“話著名山即擬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