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秋雨掩閑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衢秋雨掩閑扉”全詩
貧病卻慚墻上土,年來猶自換新衣。
分類:
作者簡介(張蠙)
[約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后在世。生而穎秀,幼能為詩登單于臺,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上來”名,由是知名。家貧累下第,留滯長安。乾寧二年,(公元895年)登進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間,與許棠、張喬、鄭谷等合稱“咸通十哲”。授校書郎,調櫟陽尉,遷犀浦令。五建建蜀國,拜膳部員外郎。后為金堂令。
《長安寓懷》張蠙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的秋雨迷住了我閑居的大門,
它不像忙碌的人們,更像停止了運轉的機器。
雖然我貧病交加,但我羞愧地感嘆墻上的土壤,
這些年來,我還是能換上新衣。
譯文:
秋雨綿綿地打在長安的大街小巷,
我閉上了自己的門,享受寂靜無人的時光。
與那些忙碌的人們不同,我感受到了時光的靜止,
仿佛整個世界都停滯不動,猶如一臺靜悄悄的機器。
盡管我貧困又疾病纏身,但我依然為墻上的泥土感到慚愧,
這些年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換上干凈的新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長期居住的長安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寂寥的場景。作者借秋雨來表達自己身處深居簡出的態度,與繁忙和浮躁的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將自己比作一臺停擺的機器,表達了自己對繁忙生活的厭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渴望。
詩中的“貧病”和“墻上土”突顯了作者的貧困和疾病,但他并沒有過多抱怨和悲傷,反而以一種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現狀的理解和接受。同時,他對換上新衣的描寫表達了對新生活、新希望的向往。
整首詩運用了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通過對比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考。詩中透露出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和對命運的坦然。讀來讓人沉思,引發對生活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九衢秋雨掩閑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yù huái
長安寓懷
jiǔ qú qiū yǔ yǎn xián fēi, bù shì gàn míng shì xī jī.
九衢秋雨掩閑扉,不似干名似息機。
pín bìng què cán qiáng shàng tǔ, nián lái yóu zì huàn xīn yī.
貧病卻慚墻上土,年來猶自換新衣。
“九衢秋雨掩閑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