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驚波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海驚波深”全詩
卻是白云士,有時出中林。
昨日擎紫泥,明日要黃金。
炎夏群木死,北海驚波深。
伏蒲無一言,草疏賀德音。
分類:
《長安書事》黃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書事》是一首唐代詩歌,作者黃滔。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終不離青山,誰道云無心。
永遠不離開青山,但誰能說白云沒有心思。
這首句子表達了作者在長安城內看到的白云飄浮,它們與青山相伴,沒有主見和意圖。這或許是一個比喻,暗示人們要摒棄私心,與大自然保持一種純真無欲的狀態。
卻是白云士,有時出中林。
而這些白云,倒像是高尚的士人,他們時而出現在林中。
這句話暗示了白云和士人的相似之處,兩者都有時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又有時消失,給人一種神秘感。
昨日擎紫泥,明日要黃金。
昨天他們懸浮在紫色的土壤上,明天他們可能飄蕩在金色的光芒中。
這兩句描述了云的顏色變化,既有紫色又有金色,讓人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自然奇觀。
炎夏群木死,北海驚波深。
炎熱的夏天,樹木死去,北海的波浪翻騰不休。
這兩句描繪了夏季的景象,表達了生命的無常和變幻,以及大自然的激烈與磅礴。
伏蒲無一言,草疏賀德音。
休息在蒲草上的人,安靜無言,稀疏的草地迎接善行的音樂。
最后兩句描述了一個沉思的場景,人們靜靜地休息在蓖麻草上,思考助人為樂的美德。
整首詩以云和自然景物為主題,通過對云的描繪,表達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變化。云的存在與變幻,與自然景物的結合,讓人們感受到宇宙的無窮與宏偉。詩中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純凈無欲狀態的向往。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人類生命的脆弱與無常,以及生命中的善行和美好。整首詩奇妙地融合了自然和人文情感,給人以深入思考和美好的心靈愉悅。
“北海驚波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shū shì
長安書事
zhōng bù lí qīng shān, shuí dào yún wú xīn.
終不離青山,誰道云無心。
què shì bái yún shì, yǒu shí chū zhōng lín.
卻是白云士,有時出中林。
zuó rì qíng zǐ ní, míng rì yào huáng jīn.
昨日擎紫泥,明日要黃金。
yán xià qún mù sǐ, běi hǎi jīng bō shēn.
炎夏群木死,北海驚波深。
fú pú wú yī yán, cǎo shū hè dé yīn.
伏蒲無一言,草疏賀德音。
“北海驚波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