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細問三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子細問三乘”全詩
半生隨計吏,一日對禪僧。
泉遠攜茶看,峰高結伴登。
迷津出門是,子細問三乘。
分類: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黃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
廬阜東林寺,良游恥未曾。
半生隨計吏,一日對禪僧。
泉遠攜茶看,峰高結伴登。
迷津出門是,子細問三乘。
詩詞中文譯文:
在廬阜東林寺,我這個喜歡旅游的人居然從來沒有去過。
大半輩子都在隨著官員的腳步,只有一天才和一位禪僧相對而坐。
我帶著茶水去遠遠地觀賞泉水,和朋友攀爬高峰。
迷茫的人生,只有出門探索,我們才能了解佛教的三個道德層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黃滔前往東林寺與禪僧交談的經歷。詩人表達了他對旅游的向往和未曾去過東林寺的恥辱感。同時,詩中也揭示了詩人作為一個官員的矛盾心理,他長期隨計吏工作,但內心卻渴望和僧人交流,尋求心靈的撫慰和救贖。
詩中描繪了詩人與禪僧對坐的一天,以及他們一同觀賞泉水和攀登高峰的場景。這些環境的描繪反映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宏偉,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探索和成長。迷津出門是,子細問三乘,表達了詩人認為只有外出探索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佛教的教義和道德層次。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環境和對話來表達他對旅游、思考和自我發現的向往。詩人表達了他對傳統官員生活方式的不滿和對心靈自由的渴望,同時也探討了人生的意義和對佛教教義的思考。整首詩的意境優美,充滿了哲理和思考的深度,給人以思考和啟發。
“子細問三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ōng lín sì yuán yòu shàng rén yuàn
題東林寺元祐上人院
lú fù dōng lín sì, liáng yóu chǐ wèi zēng.
廬阜東林寺,良游恥未曾。
bàn shēng suí jì lì, yī rì duì chán sēng.
半生隨計吏,一日對禪僧。
quán yuǎn xié chá kàn, fēng gāo jié bàn dēng.
泉遠攜茶看,峰高結伴登。
mí jīn chū mén shì, zǐ xì wèn sān shèng.
迷津出門是,子細問三乘。
“子細問三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