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旆春行到九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旆春行到九華”全詩
陣面奔星破犀象,筆頭飛電躍龍蛇。
絳幃夜坐窮三史,紅旆春行到九華。
只怕池人留不住,別遷征鎮擁高牙。
作者簡介(殷文圭)
殷文圭,字表儒,小字桂郎,池州青陽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天佑初年前后在世(904年)。初居九華,刻苦于學,所用墨硯,底為之穿。唐末,詞場請托公行,僅文圭與游恭獨步場屋。乾寧五年,(公元八九八年)及第,為裴樞宣諭判官記室參軍。朱全忠、錢鉸交辟均不就。田頵置田宅迎其母,以甥事之,待文圭以上客禮,故頗為盡力。頵敗,事楊行密,終左千牛衛將軍。文圭作詩甚多,有登龍集、冥搜集、筆耕詞、水縷錄、從軍藁等集,《新唐書志》僅錄詩集一卷。此從《唐才子傳》傳于世。
《贈池州張太守》殷文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池州張太守》中文譯文:
神珠無颣玉無瑕,
七葉簪貂漢相家。
陣面奔星破犀象,
筆頭飛電躍龍蛇。
絳幃夜坐窮三史,
紅旆春行到九華。
只怕池人留不住,
別遷征鎮擁高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殷文圭的一首詩,通過贈送贊美池州張太守表達他對于張太守的敬意和贊美。詩的上半部分描寫了張太守的高貴和富有,他具有無暇的美玉一般純潔并擁有無價的神珠,所佩戴的簪子上鑲嵌著七片貂皮,象征身份高貴。詩的下半部分則描述張太守的勇武和才華,他的軍隊像星星一般奔向戰場,猶如破壞犀牛和大象。他的文筆飛快而優雅,字如電光躍動,像在描繪龍和蛇。
詩中還描述了張太守的學識和才華。他在絳幃下夜晚獨坐,深入研究史書,對歷史了如指掌。他帶領軍隊在春天展開行軍,到達九華山。最后兩句表達了殷文圭的擔憂,希望張太守能留在池州,不離開,這樣他就可以繼續保護江南地區。然而,恐怕張太守會被派到別處,擔任鎮守,去征討敵人,戰場擺起高高的排山倒海的牙冢。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張太守的高貴和才華,以及描繪他的忠誠和勇敢,表達了對他的崇敬和贊美。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軍事氛圍,以及殷文圭對于江南地區的擔憂和關注。
“紅旆春行到九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chí zhōu zhāng tài shǒu
贈池州張太守
shén zhū wú lèi yù wú xiá, qī yè zān diāo hàn xiāng jiā.
神珠無颣玉無瑕,七葉簪貂漢相家。
zhèn miàn bēn xīng pò xī xiàng,
陣面奔星破犀象,
bǐ tóu fēi diàn yuè lóng shé.
筆頭飛電躍龍蛇。
jiàng wéi yè zuò qióng sān shǐ, hóng pèi chūn xíng dào jiǔ huá.
絳幃夜坐窮三史,紅旆春行到九華。
zhǐ pà chí rén liú bú zhù, bié qiān zhēng zhèn yōng gāo yá.
只怕池人留不住,別遷征鎮擁高牙。
“紅旆春行到九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