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向蓬瀛伴貴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且向蓬瀛伴貴妃”全詩
桐枯丹穴鳳何去,天在鼎湖龍不歸。
簾影罷添新翡翠,露華猶濕舊珠璣。
君王魂斷驪山路,且向蓬瀛伴貴妃。
分類:
作者簡介(徐夤)
《華清宮》徐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華清宮》是唐代徐夤的一首詩,描繪了華清宮的景色和君王們的悲愁。以下是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華清宮中的十二瓊樓封鎖了微弱的綠意,夕陽的余輝把六銖衣變得黯淡。鳳凰在桐樹枯萎的紅色深洞中迷失了,天空在湖泊中的飯領里住著的龍兒再也不能回來了。簾影中增加了新的翡翠裝飾,花露依然滋潤著舊有的珠璣。君王的靈魂在驪山的路上徹底破滅,眼下只能與貴妃一起去蓬瀛的仙島。
這首詩以華清宮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寂寞而凄美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景色、用典和意象等手法,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和情感。
首先,詩人通過“十二瓊樓鎖翠微,暮霞遺卻六銖衣”來描繪華清宮的氛圍。十二個瓊樓覆蓋了微弱的綠葉,夕陽的余暉使得六銖衣變得黯淡無光,給人一種宮殿寂寞的感覺。
其次,詩人用桐樹枯萎的紅色深洞來象征鳳凰的迷失。這里以桐枯表達了鳳凰失去了它的棲身之處,不知道該去哪里。天空在鼎湖的龍兒無法歸來,也給人一種失去家園的凄涼感。
然后,詩人描繪了簾影中的新翡翠和舊珠璣,以及濕潤的花露。通過翡翠和珠璣的對比,表達了華清宮的繁華過去和現在的蕭條,花露的濕潤也寓意著悲傷的淚水。
最后,詩人以“君王魂斷驪山路”來表達君王的心靈破滅,再也無法回到從前的路。只能與貴妃一同去蓬瀛的仙島,寄托著君王對于逝去時光的留戀和不甘。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華清宮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景色和運用意象的手法,表達了君王與華清宮的遺憾和凄美,詩情凄涼,飽含著對往昔光輝與逝去時光的思念之情。
“且向蓬瀛伴貴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 qīng gōng
華清宮
shí èr qióng lóu suǒ cuì wēi, mù xiá yí què liù zhū yī.
十二瓊樓鎖翠微,暮霞遺卻六銖衣。
tóng kū dān xué fèng hé qù,
桐枯丹穴鳳何去,
tiān zài dǐng hú lóng bù guī.
天在鼎湖龍不歸。
lián yǐng bà tiān xīn fěi cuì, lù huá yóu shī jiù zhū jī.
簾影罷添新翡翠,露華猶濕舊珠璣。
jūn wáng hún duàn lí shān lù, qiě xiàng péng yíng bàn guì fēi.
君王魂斷驪山路,且向蓬瀛伴貴妃。
“且向蓬瀛伴貴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