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緱嶺登山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吹笙緱嶺登山后”全詩
紅鵝化鶴青天遠,彩筆成龍綠水空。
愛竹只應憐直節,書裙多是為奇童。
吹笙緱嶺登山后,東注清流豈有窮。
分類:
作者簡介(徐夤)
《山陰故事》徐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陰故事
坦腹夫君不可逢,
千年猶在播英風。
紅鵝化鶴青天遠,
彩筆成龍綠水空。
愛竹只應憐直節,
書裙多是為奇童。
吹笙緱嶺登山后,
東注清流豈有窮。
譯文:
在山陰地區,有一位坦誠的先生可惜無法相見,
他的英風依然流傳了千年。
紅色的鵝變成了白鶴,飛到了遙遠的藍天,
彩色的筆畫變成了龍,潛入了清澈的水中。
他愛竹子,只喜愛那些筆直的竹節,
他的衣裙多是為了培養那些有杰出才能的童子。
在吹奏竹笙的時候,他登上了高山,
往東流注的清流又豈會有盡頭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山陰地區的一位先生,他的品德高尚、才藝出眾。詩人通過描繪他的形象和事跡,表達了對他的欽佩之情。
第一句“坦腹夫君不可逢”中的“坦腹夫君”指的是這位坦誠的先生,意味著他沒有私心私利,待人坦誠。然而,“不可逢”則表示無法與他見面,可能是因為他已經過世,但他的優秀品德仍然在后人中傳揚。
接下來的兩句“千年猶在播英風,紅鵝化鶴青天遠”,通過形象的比喻,表達了這位先生的崇高品德和卓越才華在世世代代中流傳,并且融入了自然之中。
“彩筆成龍綠水空”一句,描繪了他的書寫才華,將文字比做彩色的筆畫,將他的才華比喻為龍,意味著他的才華潛質非凡,但可惜他的才華無法得到應有的發揮和展現。
下面兩句“愛竹只應憐直節,書裙多是為奇童”,表達了他對純潔正直的人欣賞和愛護。他喜愛筆直的竹節,悉心培養有才華的年輕人,用他的衣裳來培養有出眾才能的兒童。
最后兩句“吹笙緱嶺登山后,東注清流豈有窮”,描繪了他吹竹笙登上高山的情景,并且寓意他的才華如清流一般向東流淌,而東流則象征著無窮無盡。
整首詩通過對這位先生的描寫,表達了對他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華的敬仰之情,并且展現了他與自然的和諧與融合。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繪出了這位先生的形象和事跡,給人一種清新、純凈的感覺。
“吹笙緱嶺登山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yīn gù shì
山陰故事
tǎn fù fū jūn bù kě féng, qiān nián yóu zài bō yīng fēng.
坦腹夫君不可逢,千年猶在播英風。
hóng é huà hè qīng tiān yuǎn,
紅鵝化鶴青天遠,
cǎi bǐ chéng lóng lǜ shuǐ kōng.
彩筆成龍綠水空。
ài zhú zhǐ yīng lián zhí jié, shū qún duō shì wèi qí tóng.
愛竹只應憐直節,書裙多是為奇童。
chuī shēng gōu lǐng dēng shān hòu, dōng zhù qīng liú qǐ yǒu qióng.
吹笙緱嶺登山后,東注清流豈有窮。
“吹笙緱嶺登山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