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詩臺上如相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詩臺上如相問”全詩
清歌早貫驪龍頷,丹桂曾攀玉兔宮。
楊柳堤邊梅雨熟,鷓鴣聲里麥田空。
吟詩臺上如相問,與說蟠溪直釣翁。
分類:
作者簡介(徐夤)
《送王校書往清源》徐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校書往清源
南國賢侯待德風,
長途仍借九花驄。
清歌早貫驪龍頷,
丹桂曾攀玉兔宮。
楊柳堤邊梅雨熟,
鷓鴣聲里麥田空。
吟詩臺上如相問,
與說蟠溪直釣翁。
譯文:
送王校書前往清源
南國賢侯以待卓越之風,
遠途仍借九花美馬。
清歌早已貫穿驪龍的頷,
丹桂亦曾攀登玉兔的宮殿。
楊柳堤邊梅雨已成熟,
鷓鴣的鳴聲中麥田空空。
在吟詩之臺上彼此相問,
一同談論蟠溪的直釣翁。
詩意:
這首詩是徐夤寫給王校書的送別之作。詩中以南國賢侯為背景,描述了舒適宜人的景色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象征著富饒和繁榮。通過描繪美麗的風景和令人陶醉的聲音,表達了在與王校書交談之時所產生的愉快和愉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國的美景和豐富之處,通過運用花驄、驪龍、玉兔和梅雨等意象,展示了一幅豐富多彩的畫面。詩中運用音美手法,如“長途仍借九花驄”和“清歌早貫驪龍頷”,使詩意更加婉轉動聽。最后兩句“吟詩臺上如相問,與說蟠溪直釣翁”則表達了徐夤對王校書的問候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詩人風雅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既描繪了美景,又表達了生活的愉悅和寄托,給人以愉悅和想象的空間。
“吟詩臺上如相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jiào shū wǎng qīng yuán
送王校書往清源
nán guó xián hóu dài dé fēng, cháng tú réng jiè jiǔ huā cōng.
南國賢侯待德風,長途仍借九花驄。
qīng gē zǎo guàn lí lóng hàn,
清歌早貫驪龍頷,
dān guì céng pān yù tù gōng.
丹桂曾攀玉兔宮。
yáng liǔ dī biān méi yǔ shú, zhè gū shēng lǐ mài tián kōng.
楊柳堤邊梅雨熟,鷓鴣聲里麥田空。
yín shī tái shàng rú xiāng wèn, yǔ shuō pán xī zhí diào wēng.
吟詩臺上如相問,與說蟠溪直釣翁。
“吟詩臺上如相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