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蛇青自脫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古木蛇青自脫鱗”全詩
減食為緣疏五味,不眠非是守庚申。
深園竹綠齊抽筍,古木蛇青自脫鱗。
天地有爐長鑄物,濁泥遺塊待陶鈞。
分類:
作者簡介(徐夤)
《鬢發》徐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鬢發》是徐夤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描寫了詩人上了年紀之后的生活境遇。這首詩詞通過詩人自身的感受和觀察,表達了歲月不饒人、人事如夢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額發(鬢發)增添了一些花白的頭發,
絲絨門前沒有了曾經的親友。
減少食量是為了追求素凈的味道,
不眠不是為了堅守某個時刻。
深園的竹子正在蓬勃生長,
古老的樹木以青綠展現剝落的鱗片。
天地間有個鑄造爐,不斷鑄造物品,
渾濁的泥土中殘留陶瓷塊等待藝術家的操縱。
詩詞以描寫房門前的景象作為開頭,點出了詩人已然歲月已經過去,曾經的朋友親人逝去。接著描述了為了追求清淡的味道減少食量,以及不忍熬夜的生活方式。這些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無情以及生活的變遷的無奈之情。
隨后詩人描繪了深園中的竹子蓬勃生長的景象,以及古老的樹木青綠的展示著它們剝落的鱗片。這部分可以理解為表達詩人對于自然界中常年處于變化的事物的感嘆。
最后一句“天地有爐長鑄物,濁泥遺塊待陶鈞。”可以理解為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仍有創作價值,希望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的期望。同時也包含了對于陶藝的向往和敬意。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歲月之中,對于人生變遷的思考,描繪了時光的無情和物是人非的失落,但又充滿了對于自然界豐富多變和個人潛力的理解和向往。這種思考和表達方式,既有對于當時詩人個人經歷的反思,也有對于人生和自然的普遍意義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古木蛇青自脫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 fà
鬢發
bìn tiān huá fà shù jīng xīn, luó què mén qián jué gù rén.
鬢添華發數莖新,羅雀門前絕故人。
jiǎn shí wèi yuán shū wǔ wèi,
減食為緣疏五味,
bù mián fēi shì shǒu gēng shēn.
不眠非是守庚申。
shēn yuán zhú lǜ qí chōu sǔn, gǔ mù shé qīng zì tuō lín.
深園竹綠齊抽筍,古木蛇青自脫鱗。
tiān dì yǒu lú zhǎng zhù wù, zhuó ní yí kuài dài táo jūn.
天地有爐長鑄物,濁泥遺塊待陶鈞。
“古木蛇青自脫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