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來拭淚遮桃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來拭淚遮桃臉”全詩
羅帶繡裙輕好系,藕絲紅縷細初縫。
別來拭淚遮桃臉,行去包香墜粉胸。
無事把將纏皓腕,為君池上折芙蓉。
分類:
作者簡介(徐夤)
《尚書筵中詠紅手帕》徐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尚書筵中詠紅手帕》是唐代徐夤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我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鶴綾三尺曉霞濃,
送與東家二八容。
羅帶繡裙輕好系,
藕絲紅縷細初縫。
別來拭淚遮桃臉,
行去包香墜粉胸。
無事把將纏皓腕,
為君池上折芙蓉。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在尚書(皇帝)的宴會上,一位女子繡了一方紅手帕并贈與東家的二十八歲的女子。手帕上面使用的是鶴綾這種名貴的絲織品,并且使用了顯眼的紅色。女子用羅帶輕輕地綁著這方繡裙,裙上繡的是精致的藕絲和紅線。女子在分別時用手帕輕輕擦拭淚水,遮住了她悲傷的臉龐。女子離開后,她把手帕纏在她白皙的手腕上,為她愛的人在池塘邊折了一朵芙蓉。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個女子送給另一個女子一方紅色的鶴綾手帕,展現了唐代女性的細膩和情感。手帕象征著友誼和情感的紐帶,通過贈予手帕,女子表達了她對接受者的重視和祝福。詩中的描寫細膩而唯美,運用了細膩的意象和形容詞,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女子們的細心和美麗。
詩中折芙蓉的場景也給予了讀者一種浪漫的美感。芙蓉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高雅和純潔的象征,女子為了她愛的人折芙蓉,表達了她深深的情感和對愛情的承諾。
總體而言,這首詩展現了唐代女性的情感和細致的一面,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浪漫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愛情的思考和贊美。
“別來拭淚遮桃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shū yán zhōng yǒng hóng shǒu pà
尚書筵中詠紅手帕
hè líng sān chǐ xiǎo xiá nóng, sòng yǔ dōng jiā èr bā róng.
鶴綾三尺曉霞濃,送與東家二八容。
luó dài xiù qún qīng hǎo xì,
羅帶繡裙輕好系,
ǒu sī hóng lǚ xì chū fèng.
藕絲紅縷細初縫。
bié lái shì lèi zhē táo liǎn, xíng qù bāo xiāng zhuì fěn xiōng.
別來拭淚遮桃臉,行去包香墜粉胸。
wú shì bǎ jiāng chán hào wàn, wèi jūn chí shàng zhé fú róng.
無事把將纏皓腕,為君池上折芙蓉。
“別來拭淚遮桃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八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