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尋山過卻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傍水尋山過卻秋”出自唐代崔道融的《秋夕》,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bàng shuǐ xún shān guò què qiū,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傍水尋山過卻秋”全詩
《秋夕》
自憐三十未西游,傍水尋山過卻秋。
一夜雨聲多少事,不思量盡到心頭。
一夜雨聲多少事,不思量盡到心頭。
分類:
作者簡介(崔道融)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詩人。以征辟為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令。累官至右補闕。后避居于閩,因號“東甌散人”。與司空圖為詩友,人稱江陵才子。工絕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齋集詩500首,輯為《申唐詩》3卷。另有《東浮集》9卷,當為入閩后所作。
《秋夕》崔道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秋天的夜晚,我自己感慨自憐,三十歲還未遠行過西方。
靠著水邊尋找山峰,時間流逝,秋天已經過去。
一夜之間,雨聲響起,讓我回憶起了多少事情,
我不去想盡所有,卻全部涌上心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夜晚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紀漸長,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憂愁和遺憾。詩人在詩中自憐自憫,感嘆自己三十歲了仍然沒有去遠游西方的經歷。他在秋天的夜晚,靠著水邊尋找心中的山峰,但時間過得太快,秋天已經過去了。雨聲的響起使得詩人回憶起過去的事情,然而他并不去思考和消化這些記憶,而是將所有的憂愁都壓在心頭。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光陰逝去,未能實現理想的遺憾和憂傷,也折射了唐代士人的時代背景和心理狀態。詩人通過自描自憐表達了對年華逝去的惋惜和對生命的瞬息脆弱的感嘆,以及人生短暫的幻滅感。整首詩抒發了一種愁思郁結的情感,通過對時間流逝和遺憾的描繪,呈現了一種深沉而幽怨的情感氛圍。
“傍水尋山過卻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xī
秋夕
zì lián sān shí wèi xī yóu, bàng shuǐ xún shān guò què qiū.
自憐三十未西游,傍水尋山過卻秋。
yī yè yǔ shēng duō shǎo shì, bù sī liang jǐn dào xīn tóu.
一夜雨聲多少事,不思量盡到心頭。
“傍水尋山過卻秋”平仄韻腳
拼音:bàng shuǐ xún shān guò què qiū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傍水尋山過卻秋”的相關詩句
“傍水尋山過卻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傍水尋山過卻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傍水尋山過卻秋”出自崔道融的 《秋夕》,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