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山河壯帝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二山河壯帝畿”全詩
應從漏卻田文后,每度聞雞不免疑。
分類:
作者簡介(崔道融)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詩人。以征辟為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令。累官至右補闕。后避居于閩,因號“東甌散人”。與司空圖為詩友,人稱江陵才子。工絕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齋集詩500首,輯為《申唐詩》3卷。另有《東浮集》9卷,當為入閩后所作。
《關下》崔道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關下》是唐代崔道融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關下望,百二山河壯帝畿,
關門何事更開遲。
應從漏潑田文后,
每度聞雞不免疑。
譯文:
站在關下向遠處望去,看到雄偉壯麗的百二山河環抱著帝王的邊境。
為什么邊關的大門總是遲遲開啟呢。
也許是管事人忘了受到天文知識指示的意義,
每當清晨聽到雞鳴聲,不免會產生疑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邊關為主題。詩人站在關下俯瞰著遠方,山河壯麗遼闊,給人一種莊嚴壯美的感覺。然而,詩人卻感到困惑不解,不明白為什么關門總是開得很晚。他想到關門可能是遵循宇宙規律來進行的,例如漏刻田文和聞雞的時間。然而,似乎當它們發生時,關門卻并沒有及時開啟。詩人用“不免疑”表達了他的質疑和困惑之情。
這首詩在形式上簡短明了,用較少的文字表達了詩人疑問的情緒。通過展示關門開啟遲緩的現象,詩人間接地表達了對于管理者疏忽和時間觀念的不滿。同時,詩中所表現出的“百二山河壯帝畿”的壯麗景象,也凸顯了唐朝疆域遼闊的背景。整首詩以微妙的方式將現實生活與詩人感受結合在一起,通過細膩的描述展現了對于時間和宇宙律動的思考,同時又展示了不同尋常的景色。
“百二山河壯帝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xià
關下
bǎi èr shān hé zhuàng dì jī, guān mén hé shì gèng kāi chí.
百二山河壯帝畿,關門何事更開遲。
yìng cóng lòu què tián wén hòu, měi dù wén jī bù miǎn yí.
應從漏卻田文后,每度聞雞不免疑。
“百二山河壯帝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