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抵寒猿裊樹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抵寒猿裊樹聲”全詩
相逢半醉吟詩苦,應抵寒猿裊樹聲。
分類:
作者簡介(崔道融)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詩人。以征辟為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令。累官至右補闕。后避居于閩,因號“東甌散人”。與司空圖為詩友,人稱江陵才子。工絕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齋集詩500首,輯為《申唐詩》3卷。另有《東浮集》9卷,當為入閩后所作。
《鏡湖雪霽貽方干》崔道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鏡湖雪霽貽方干
天外曉嵐和雪望,
月中歸棹帶冰行。
相逢半醉吟詩苦,
應抵寒猿裊樹聲。
詩詞中文譯文:
鏡湖的雪霽貽送給方干
天空外的晨霧望著雪,
月亮中間船回家帶著冰。
相逢時半醉吟詩十分苦,
應該與寒冷的猿猴對樹聲進行競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雪后的冬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感受。鏡湖是作者筆下的一個地名,雪霽指的是雪過天晴,貽方干可能是送給方干寄予敬意。詩人用天外曉嵐、月中歸棹等形象描繪了雪景和冬天的寒冷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寒冬中的冷美。
詩的第三、四句表達了詩人獨自行走在雪地中的心情。相逢時半醉吟詩苦,給人一種獨處的感覺,同時也顯露出情感的苦悶。而“應抵寒猿裊樹聲”則用寒猿的裊裊樹聲來喻示詩人抒發情感的欲望,以及在這個寒冷的季節中的音樂搏擊聲。
整首詩用簡練的文字傳達著詩人的情感和感慨,以及對于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思考。通過雪景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于自然的敬畏和對寒冷季節的理解。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苦悶,在寒冬中對生活和人性的沉思。
“應抵寒猿裊樹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ng hú xuě jì yí fāng gàn
鏡湖雪霽貽方干
tiān wài xiǎo lán hé xuě wàng, yuè zhōng guī zhào dài bīng xíng.
天外曉嵐和雪望,月中歸棹帶冰行。
xiāng féng bàn zuì yín shī kǔ, yīng dǐ hán yuán niǎo shù shēng.
相逢半醉吟詩苦,應抵寒猿裊樹聲。
“應抵寒猿裊樹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