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鶴能飛骨有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鶴能飛骨有風”全詩
高僧解語牙無水,老鶴能飛骨有風。
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陰坐久入池中。
禪師莫問求名苦,滋味過于食蓼蟲。
《贈僧》盧延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僧》是唐代盧延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厭倦了世俗的繁華和紛擾,自愿拋棄塵世煩惱,修行于清凈的蓮宮,向僧人獻上了贈詩,并表達了對僧人的敬佩和欽佩之情。
詩詞中的“浮世浮華一斷空”意為塵世的繁華很空虛,沒有真正的意義。而“偶拋煩惱到蓮宮”則暗示詩人追求心靈的凈化,在蓮宮尋找內心的安寧。
接下來的兩句“高僧解語牙無水,老鶴能飛骨有風”則描述了僧人的非凡境地。高僧的言辭如同無水之牙,沒有世俗的糾纏和煩瑣,老鶴飛翔時骨骼有風,表現出身輕如燕的境界,強調了僧人的智慧和超脫。
詩詞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詩人在幽靜自然中吟詠的情景,形容自己坐在山陰、水池邊,超越紅塵的種種。最后兩句則表達了對塵世名利的看透,認為與其追求功名利祿,不如領會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生活得像吃蓼蟲一樣淡泊無欲。
詩詞的譯文如下:
浮華虛空時空斷,
偶爾擺脫煩惱去蓮宮。
高僧言語清凈無塵,(解語牙無水)
仙鶴飛翔骨骼飄風。
山野景致吟唱久,(野色吟馀)
獨坐幽靜入水池中。
禪師不必問求名之苦,(禪師莫問求名苦)
比生活如食蓼蟲更多滋味。
這首詩詞展示了盧延讓對塵世繁華的厭倦和對修行者的贊美。通過描繪詩人的內心感受和對清凈境地的向往,詩詞表達了追求心靈凈化和超脫塵俗的主題。詩人明確表達了追求超然的境界,認為這種境界比追求名利更有滋味,更加珍貴。整首詩詞清新雅致,以簡練的詞句表達出深刻的哲理,展現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追求和對修行者的敬佩之情。
“老鶴能飛骨有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sēng
贈僧
fú shì fú huá yī duàn kōng, ǒu pāo fán nǎo dào lián gōng.
浮世浮華一斷空,偶拋煩惱到蓮宮。
gāo sēng jiě yǔ yá wú shuǐ,
高僧解語牙無水,
lǎo hè néng fēi gǔ yǒu fēng.
老鶴能飛骨有風。
yě sè yín yú shēng zhú wài, shān yīn zuò jiǔ rù chí zhōng.
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陰坐久入池中。
chán shī mò wèn qiú míng kǔ, zī wèi guò yú shí liǎo chóng.
禪師莫問求名苦,滋味過于食蓼蟲。
“老鶴能飛骨有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