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來下石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來下石瓶”出自唐代曹松的《觀山寺僧穿井》,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tóng lái xià shí píng,詩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同來下石瓶”全詩
《觀山寺僧穿井》
云僧鑿山井,寒碧在中庭。
況是分巖眼,同來下石瓶。
旁痕終變蘚,圓影即澄星。
異夜天龍蟄,應聞說葉經。
況是分巖眼,同來下石瓶。
旁痕終變蘚,圓影即澄星。
異夜天龍蟄,應聞說葉經。
分類:
作者簡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觀山寺僧穿井》曹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山寺僧穿井》是唐代詩人曹松所作,描述了觀山寺中僧人鑿井的情景。
詩中說,僧人們在山上鑿井,結果將藍天倒映在井底,形成一片寒碧的景象。而井壁上的痕跡也逐漸被苔蘚所覆蓋,宛如山間的凹巖。井水平靜無波,就像清澈的星漢鏡映在其中。奇特的是,這個井中似乎蘊含著天龍,只在異夜里才會蘇醒,傳頌著佛經的讖語。
這首詩通過描繪井中景色的變化,勾勒出了僧人鑿井的辛勤勞動和他們虔誠守護佛經的精神內涵。同時,井水澄明的景象也象征著佛法的普照和清凈。詩中融入了佛教元素,以及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生活和宗教的執著追求。
“同來下石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hān sì sēng chuān jǐng
觀山寺僧穿井
yún sēng záo shān jǐng, hán bì zài zhōng tíng.
云僧鑿山井,寒碧在中庭。
kuàng shì fēn yán yǎn, tóng lái xià shí píng.
況是分巖眼,同來下石瓶。
páng hén zhōng biàn xiǎn, yuán yǐng jí chéng xīng.
旁痕終變蘚,圓影即澄星。
yì yè tiān lóng zhé, yīng wén shuō yè jīng.
異夜天龍蟄,應聞說葉經。
“同來下石瓶”平仄韻腳
拼音:tóng lái xià shí píng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同來下石瓶”的相關詩句
“同來下石瓶”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同來下石瓶”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同來下石瓶”出自曹松的 《觀山寺僧穿井》,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