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持君不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攀持君不見”全詩
碧煙楊柳色,紅粉綺羅人。
露葉憐啼臉,風花思舞巾。
攀持君不見,為聽曲中新。
分類: 折楊柳
《折楊柳》劉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折楊柳》是唐代劉憲所作的一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自然景色和女子的美麗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美好向往和對愛情的渴望。
沙塞三河道,金閨二月春。碧煙楊柳色,紅粉綺羅人。露葉憐啼臉,風花思舞巾。攀持君不見,為聽曲中新。
譯文:
柳樹拂河道,二月春光燦爛。碧綠的煙霧籠罩著楊柳,美麗的女子穿著綺羅的紅色衣裳。露水像珍珠一樣掛在嫩葉上,女子美麗的臉龐嬌羞欲泣。微風吹拂著花朵,女子的舞裙輕舞飄動。為了能夠與你相伴欣賞曲樂,我攀爬著樹枝,但你卻無法看見我。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女子的美麗,將情感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向往和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詩中的楊柳、花朵、女子都象征著春天的美好,而詩人渴望與所愛之人一同欣賞春天的美景,卻又無法被對方注意到,表達了一種無法得到愛情回應的苦悶和無奈。
賞析:
《折楊柳》以其細膩而精致的描繪,展現了唐代詩人對春天和愛情的獨特感悟。詩中通過煙霧籠罩下的楊柳和女子的紅色綺羅衣裳,給人一種充滿浪漫氛圍的感覺。詩人用“露葉憐啼臉”和“風花思舞巾”的形象描述,增加了嫵媚感和詩情畫意。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只為了能夠與所愛之人一同欣賞春天的美景,即使自己不被對方看見也心甘情愿的態度,展現了一種深沉而純粹的愛情情感。整首詩詞既有唐代詩歌的風格特點,又融入了個人的情感體驗,表達了對春天和愛情的美好向往,給人以空靈、細膩、富有意境的感受。
“攀持君不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é yáng liǔ
折楊柳
shā sāi sān hé dào, jīn guī èr yuè chūn.
沙塞三河道,金閨二月春。
bì yān yáng liǔ sè, hóng fěn qǐ luó rén.
碧煙楊柳色,紅粉綺羅人。
lù yè lián tí liǎn, fēng huā sī wǔ jīn.
露葉憐啼臉,風花思舞巾。
pān chí jūn bú jiàn, wèi tīng qǔ zhōng xīn.
攀持君不見,為聽曲中新。
“攀持君不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