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方又欲向天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巡方又欲向天涯”全詩
珠穿閩國菩提子,杖把靈峰榔栗枝。
春蘚任封降虎石,夜雷從傍養龍池。
生緣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分類:
作者簡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送乞雨禪師臨遇南游》曹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乞雨禪師臨遇南游
活得枯樵耕者知,
巡方又欲向天涯。
珠穿閩國菩提子,
杖把靈峰榔栗枝。
春蘚任封降虎石,
夜雷從傍養龍池。
生緣在地南浮去,
自此孤云不可期。
詩意:
這首詩是關于送別乞雨禪師南游的。詩人通過詩歌描繪了乞雨禪師的形象和他的旅行。乞雨禪師過著簡樸的生活,是個樵夫和農民最了解他的艱苦。他正在巡邏,又要出發到遙遠的地方。他佩戴著一串菩提子,手持著靈峰的榔栗棍。春天的苔蘚包裹著降龍石,夜間的雷聲在他的石龍池邊響起。然而,他的事業和緣分讓他離開這片土地,令詩人感到遺憾和不可預測。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乞雨禪師的形象和他的旅行,表達了詩人對他的敬佩和遺憾。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乞雨禪師的樸實和堅韌,他的菩提子和榔栗枝象征著他的修行和信仰。春天的苔蘚和夜間的雷聲則烘托出他離開的情景。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示了唐代詩人對禪宗僧侶的景仰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
“巡方又欲向天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ǐ yǔ chán shī lín yù nán yóu
送乞雨禪師臨遇南游
huó dé kū qiáo gēng zhě zhī, xún fāng yòu yù xiàng tiān yá.
活得枯樵耕者知,巡方又欲向天涯。
zhū chuān mǐn guó pú tí zǐ,
珠穿閩國菩提子,
zhàng bǎ líng fēng láng lì zhī.
杖把靈峰榔栗枝。
chūn xiǎn rèn fēng jiàng hǔ shí, yè léi cóng bàng yǎng lóng chí.
春蘚任封降虎石,夜雷從傍養龍池。
shēng yuán zài dì nán fú qù, zì cǐ gū yún bù kě qī.
生緣在地南浮去,自此孤云不可期。
“巡方又欲向天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