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簟工夫已到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角簟工夫已到頭”全詩
若言保惜歸華屋,只合封題寄列侯。
學卷曉冰長怕綻,解鋪寒水不教流。
蒲桃錦是瀟湘底,曾得王孫價倍酬。
分類:
作者簡介(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白角簟》曹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角簟
曹松
角簟工夫已到頭,
夏來全占滿床秋。
若言保惜歸華屋,
只合封題寄列侯。
學卷曉冰長怕綻,
解鋪寒水不教流。
蒲桃錦是瀟湘底,
曾得王孫價倍酬。
中文譯文:
白角簟的制作技藝已經盡善盡美,
夏日里遮擋熱氣,滿床盡是涼意。
如果說為了保存這寶貴的簟子,
不如封題獻給高官顯貴。
書卷如同清晨的霜,常怕破損,
鋪開的簟子冷水卻始終不肯流淌。
蒲桃錦織成的簟子如同瀟湘江底下的花朵,
曾得到王孫的高價回報。
詩意與賞析:
《白角簟》是一首描寫簟子(一種床上用品)的詩歌。詩中以唐代曹松杰出的藝術才華,表達了對于角簟和書籍的珍惜之情。
首先,詩中“角簟工夫已到頭”,形容了簟子制作工藝的完美。簟子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重要的床上用品,白色而透明的象牙粉末制成的簟,更是上品。詩中描寫的角簟“工夫已到頭”,即說明其制作精良,無可挑剔。
其次,詩中通過描寫簟子夏日遮擋炎熱,秋日帶來涼意的特性,展現了其實用價值。簟子在夏日可以降溫,讓人舒適;而在秋天,它則帶來清涼和舒適的感覺。
然后,詩人提到了保存簟子的重要性,并將其寓意寫進詩中,提到“保惜歸華屋”,意味著守護和保存好這件珍寶。并以高官顯貴的“列侯”,來象征簟子的珍貴和重要性。
最后,詩中用“書卷曉冰長怕綻”和“解鋪寒水不教流”來比喻書籍,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書籍的珍視。詩人稱書卷為“曉冰”,暗指書籍的清冷,又稱其為“解鋪寒水”,形象地表達了書本寒冷的外在性質與冷知識的不暢懷。
整首詩通過對簟子和書籍的表達,凸顯了物品的精湛制作工藝和實用價值,同時反映了作者珍視傳統文化和學識的態度。這一題材的選擇,也彰顯了唐代文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反思。
“角簟工夫已到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jiǎo diàn
白角簟
jiǎo diàn gōng fū yǐ dào tóu, xià lái quán zhàn mǎn chuáng qiū.
角簟工夫已到頭,夏來全占滿床秋。
ruò yán bǎo xī guī huá wū,
若言保惜歸華屋,
zhǐ hé fēng tí jì liè hóu.
只合封題寄列侯。
xué juǎn xiǎo bīng zhǎng pà zhàn, jiě pù hán shuǐ bù jiào liú.
學卷曉冰長怕綻,解鋪寒水不教流。
pú táo jǐn shì xiāo xiāng dǐ, céng dé wáng sūn jià bèi chóu.
蒲桃錦是瀟湘底,曾得王孫價倍酬。
“角簟工夫已到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