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謀三教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謀三教鄰”全詩
墜果敲樓瓦,高螢映鶴身。
點燈吹葉火,談佛悟山人。
盡有棲霞志,好謀三教鄰。
分類:
作者簡介(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諸王孫也。慕賈島為詩,鑄其像,事之如神。時人但誚其僻澀,而不能貴其奇峭,唯吳融稱之。昭宗時不第,游蜀卒。詩三卷。 晚唐詩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詩歌(殘句六句)流傳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詩篇約有三十首,占其創作總量的六分之一,足見蜀中經歷在其詩歌創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同僧宿道者院》李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僧宿道者院》是唐代李洞所寫的一首詩詞。詩人寫道,我帶著文書來到這個僧人的寺廟,過水而來,在這里住宿。我拂去床席上的灰塵,墜下果實敲擊著樓瓦,高處的螢火蟲照亮了鶴的身影。我點燃了燈,吹動著風,讓樹葉燃燒起火焰。我們談論佛法,領悟山人的思想。這里的僧人們都懷揣著棲身于青霞山的志向,同時也探討著三教的共同之處。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攜文過水宿,
我帶著文書來到這里住宿,
拂席四廊塵。
我拂去床席上的灰塵。
墜果敲樓瓦,
墜下果實敲擊著樓瓦。
高螢映鶴身。
高處的螢火蟲照亮了鶴的身影。
點燈吹葉火,
我點燃了燈,吹動著風,讓樹葉燃燒起火焰。
談佛悟山人。
我們談論佛法,領悟山人的思想。
盡有棲霞志,
這里的僧人們都懷揣著棲身于青霞山的志向,
好謀三教鄰。
同時也探討著三教的共同之處。
這首詩詞以描寫李洞與僧人們在道者院的共同生活為主線,展現了這里的寧靜和與佛教相關的思考與領悟。整首詩詞以簡練明快的語言描繪出了住宿地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寫,藝術地展現了寺廟的寧靜與美好。詩人通過描寫拂席、墜果、高螢、點燈等細節,將讀者帶入到了這個僧人的寺廟,仿佛置身其中。最后,詩人提到寺廟內的人們都懷揣著棲身于青霞山的志向,并且探討著三教的共同之處,進一步強調了佛教與其他信仰之間的相互關聯。
這首詩詞字句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佛教的向往和對思想交流的渴望。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使讀者產生了對僧人寺廟生活的向往和珍視。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將寺廟中的景物與思想交流完美結合,傳遞出一種寧靜與敦厚的氛圍。這首詩詞可以使人感受到寧靜與思考的力量,展現了佛教文化的魅力。
“好謀三教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sēng sù dào zhě yuàn
同僧宿道者院
xié wén guò shuǐ sù, fú xí sì láng chén.
攜文過水宿,拂席四廊塵。
zhuì guǒ qiāo lóu wǎ, gāo yíng yìng hè shēn.
墜果敲樓瓦,高螢映鶴身。
diǎn dēng chuī yè huǒ, tán fú wù shān rén.
點燈吹葉火,談佛悟山人。
jǐn yǒu qī xiá zhì, hǎo móu sān jiào lín.
盡有棲霞志,好謀三教鄰。
“好謀三教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