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有明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有明月”全詩
曾因春雪散,見在華山中。
何處有明月,訪君聽遠風。
相將歸未得,各占石巖東。
分類: 憂國憂民
作者簡介(于鄴)
[唐](約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武陵,(他書均以于鄴、于武陵為二人,如:新唐書藝文志既錄于武陵詩一卷,又有于鄴詩一卷,全唐詩以于武陵為會昌時人,復以于鄴為唐末人。此從唐才子傳)杜曲人。
《友人亭松》于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友人亭松》是唐代詩人于鄴創作的一首詩詞。它通過描寫友人和自己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表達了對友情的思念和希望再次相聚的愿望。
詩中的友情被表現為一種強烈的情感,作者形容自己無法避免地想念友人,就像是重逢舊友一樣親切。詩人曾因為春雪散落而與友人分別,如今在華山中再次相見。華山山巔有明亮的月亮,詩人希望能夠尋找到友人,一起聆聽遠風的聲音。
然而,友人的行蹤還未找到,各自占據東方的石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早日歸來的期盼和思念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潤澤,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希望再度重逢的愿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俯仰不能去,如逢舊友同。
無論俯身或仰望,都無法抵擋對友情的思念,
感覺就像是重逢了多年的老友一般親切。
曾因春雪散,見在華山中。
曾經因為春雪的飄散而分別,
現在又在華山山中相見。
何處有明月,訪君聽遠風。
不知在哪里有明亮的月亮,
想去找你,一起聆聽遠處的風聲。
相將歸未得,各占石巖東。
希望能夠再次相聚,但是還未實現,
現在各自占據東方的石巖。
“何處有明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u rén tíng sōng
友人亭松
fǔ yǎng bù néng qù, rú féng jiù yǒu tóng.
俯仰不能去,如逢舊友同。
céng yīn chūn xuě sàn, jiàn zài huà shān zhōng.
曾因春雪散,見在華山中。
hé chǔ yǒu míng yuè, fǎng jūn tīng yuǎn fēng.
何處有明月,訪君聽遠風。
xiāng jiāng guī wèi dé, gè zhàn shí yán dōng.
相將歸未得,各占石巖東。
“何處有明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