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端立在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端立在途”全詩
行者豈無家,無人在家老。
雞鳴前結束,爭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盡,白日車中曉。
求富江海狹,取貴山岳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無由了。
《洛陽道》任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陽道》是唐代任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憧憧洛陽道,塵下生春草。
行者豈無家,無人在家老。
雞鳴前結束,爭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盡,白日車中曉。
求富江海狹,取貴山岳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無由了。
中文譯文:
洛陽道上繁忙喧囂,塵土揚起,春草茁壯。
行者是否沒有家,家中無人已年老。
雞鳴之前踏上行程,爭相離去,怕太晚。
百年歲月匆匆而過,路邊的白晝逐漸明朗。
追求財富江海狹窄,追求名利山岳狹小。
兩端立于道路上,奔波勞碌無處休憩。
詩意和賞析:
《洛陽道》以洛陽道為背景,描繪了唐代社會的繁忙和人們的無奈。詩人用生動活潑的筆觸,將洛陽道上的喧囂和塵土的飛揚,與草木的生長聯系起來,刻畫出了一個熱鬧而繁忙的場景。
詩中行者無家,家中無人已年老的描寫,表達了他們在外奔波勞碌,卻無法回歸溫暖的家庭,感覺孤獨與無助。雞鳴之前結束,爭相離去的描繪,折射出人們趕時間、追求利益的焦慮與著急心態。
而詩末的求富江海狹,取貴山岳小,表達了人們對財富和名利的追求,以及他們在追求中忽視了道路兩端的風景和內心的感悟。兩端立在途,奔走無由了,道出了行者的無奈和困境,形象地表達了他們的勞碌與迷茫。
整首詩詞以洛陽道為線索,以行者的境遇為切入點,揭示了唐代社會中人們追求名利的苦悶和痛苦。通過短短的七言絕句,展現了唐代社會的一幅真實而有力的畫卷,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色彩。
“二端立在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yáng dào
洛陽道
chōng chōng luò yáng dào, chén xià shēng chūn cǎo.
憧憧洛陽道,塵下生春草。
xíng zhě qǐ wú jiā, wú rén zài jiā lǎo.
行者豈無家,無人在家老。
jī míng qián jié shù, zhēng qù kǒng bù zǎo.
雞鳴前結束,爭去恐不早。
bǎi nián lù bàng jǐn, bái rì chē zhōng xiǎo.
百年路傍盡,白日車中曉。
qiú fù jiāng hǎi xiá, qǔ guì shān yuè xiǎo.
求富江海狹,取貴山岳小。
èr duān lì zài tú, bēn zǒu wú yóu le.
二端立在途,奔走無由了。
“二端立在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