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忽背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銅梁忽背飛”全詩
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
靈關九折險,蜀道二星遙。
乘槎若有便,希泛廣陵潮。
分類:
作者簡介(孔德紹)
孔德紹,會稽人,大約生活于隋末唐初時期。孔子三十四代孫。有清才。事竇建德,初為景城丞,后為內史侍郎,典書檄。建德敗,太宗誅之。詩十二首。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孔德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孔德紹)
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
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
靈關九折險,蜀道二星遙。
乘槎若有便,希泛廣陵潮。
中文譯文:
金陵已經遠離故國,銅梁卻突然向后飛去。
失去了方向,遠遠地相送,何時能夠回到故鄉呢。
靈關山道十分崎嶇,蜀道對面隔著兩顆星星遙遠。
如果有方便的船只,希望能夠漂泊在廣陵的潮水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是一首離別送別的詩詞,在詩中描繪了詩人為了送行而積極追尋的場景。詩人以"金陵"和"銅梁"作為起點,表示詩人已經離開故鄉,處于他鄉。而"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則體現了詩人的思鄉之情以及對重返故鄉的期盼。
接下來的兩句詩描述了蔡君知遠行的路程,"靈關九折險,蜀道二星遙"表明蔡君知前行的路程十分艱險和遙遠。"靈關九折"形容靈關山道十分崎嶇蜿蜒,需要九次曲折才能通過。"蜀道二星遙"則表示蔡君知所要去的地方與他現在的位置相距甚遠,需要經過漫長的旅途。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蔡君知的祝福和期盼,希望他能夠乘坐適合的船只,順利地回到廣陵的家鄉。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和對朋友蔡君知遠行的關切。通過描繪詩人和蔡君知的際遇,展現了詩人對故鄉回歸的渴望和對友情的忠誠。
“銅梁忽背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cài jūn zhī rù shǔ èr shǒu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
jīn líng yǐ qù guó, tóng liáng hū bèi fēi.
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
shī lù yuǎn xiāng sòng, tā xiāng hé rì guī.
失路遠相送,他鄉何日歸。
líng guān jiǔ zhé xiǎn, shǔ dào èr xīng yáo.
靈關九折險,蜀道二星遙。
chéng chá ruò yǒu biàn, xī fàn guǎng líng cháo.
乘槎若有便,希泛廣陵潮。
“銅梁忽背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