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知背飛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知背飛遠”全詩
枝交難奮翼,谷靜易流聲。
間關才得性,矰繳遽相驚。
安知背飛遠,拂霧獨晨征。
分類:
《送劉散員同賦陳思王詩,得好鳥鳴高枝》劉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劉散員同賦陳思王詩,得好鳥鳴高枝
春林已自好,時鳥復和鳴。
枝交難奮翼,谷靜易流聲。
間關才得性,矰繳遽相驚。
安知背飛遠,拂霧獨晨征。
中文譯文:
送給劉散員同賦陳思王的詩,山林已經迷人了,時候鳥兒又開始鳴叫。
枝條紛紛交錯,很難展翅飛翔,山谷安靜容易傳出聲音。
稍稍安寧才能顯露本性,突然困住,相互驚擾。
誰知道背離了遙遠的飛行,晨光下獨自穿過薄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靜謐的林間景象,同時展示了一種反思和警示的意味。
首先,詩人通過“春林已自好,時鳥復和鳴”的描寫,表達出春天自然景色的美好和生機勃勃。春季是四季中萬物復蘇的季節,春林的景色可讓人心曠神怡。鳥兒清脆的歌聲是春天的代表,詩人用“時鳥復和鳴”來描繪鳥兒歡快的歌聲,給人一種和諧、愉悅的感覺。
然而,詩中的“枝交難奮翼,谷靜易流聲”表明了詩人對生活中的現實困境和自由受限的感受。枝條錯綜復雜,給鳥兒的飛行帶來了困難,而山谷的靜謐使得聲音更容易傳播。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認為現實中的枷鎖和嘈雜聲音限制了個人的自由和表達。
接下來,“間關才得性,矰繳遽相驚”揭示了詩人對于人性的思考。安靜寧和的環境可以使得個體展示自己的本性,而突然的變故和困擾則會使人驚懼和束縛。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認為人性是脆弱而易受干擾的。
最后,“安知背飛遠,拂霧獨晨征”表達了詩人在思考中的困惑和追尋的決心。詩人提出一種反思,認為對于個體而言,背離遠方的飛行路徑才能真正進行獨立的探索。他愿意快步前進,穿越薄霧,追求自己的晨征。
總的來說,這首詩具有平和、思考和反思的情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構思,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詩人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和引子,引發了對現實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探索,展示出對個體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安知背飛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iú sàn yuán tóng fù chén sī wáng shī, dé hǎo niǎo míng gāo zhī
送劉散員同賦陳思王詩,得好鳥鳴高枝
chūn lín yǐ zì hào, shí niǎo fù hé míng.
春林已自好,時鳥復和鳴。
zhī jiāo nán fèn yì, gǔ jìng yì liú shēng.
枝交難奮翼,谷靜易流聲。
jiān guān cái de xìng, zēng jiǎo jù xiāng jīng.
間關才得性,矰繳遽相驚。
ān zhī bèi fēi yuǎn, fú wù dú chén zhēng.
安知背飛遠,拂霧獨晨征。
“安知背飛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