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尋云壑重題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遍尋云壑重題石”全詩
(見《南唐近事》)
粟多未必全為計,師老須防有伏兵。
(《寄馮延魯使閩》)
遍尋云壑重題石,欲下山門更倚松。
(《留別鐘山》,見《吟窗雜錄》)
《句》李建勛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句》:
桃花流水要長久,不要效仿劉郎。
《南唐近事》
糧食豐盈未必都是謀劃的結果,老師年邁了要提防有潛伏敵人。
《寄馮延魯使閩》
到處尋找云霧和峽谷,想要下山門就依靠倚著松樹。
《留別鐘山》,見《吟窗雜錄》
詩意和賞析:
這幾首詩都是唐代詩人李建勛創作的,他的詩作以簡潔、含蓄的語言直擊人心。這首《句》以桃花流水為比喻,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堅持,警示人們不要輕易放棄。通過引用劉郎的故事,詩人借助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告誡人們要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要盲從他人。
《南唐近事》和《寄馮延魯使閩》兩首詩則更加關注現實問題。前者提到糧食豐盈未必都是謀劃的結果,對于政治和經濟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思考,表達了對權謀的懷疑。后者則提到年紀大的老師要警惕可能有的潛伏敵人,通過這樣的描寫展示了戰亂時代中人們的憂慮和警覺。
《留別鐘山》則是一首山水詩,以山門和松樹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的喜愛和依賴。希望通過山門和松樹的倚靠,得以留存和棲息。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的沉思和對于歸屬感的追求。
總體來說,李建勛的詩作思想深刻,語言簡潔明了,通過鮮明的意象和比喻,將自己對于現實和人生的思考傳達給讀者。他的詩作充滿了美與哲理,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
“遍尋云壑重題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táo huā liú shuǐ xū cháng xìn, bù xué liú láng qù yòu lái.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
jiàn nán táng jìn shì
(見《南唐近事》)
sù duō wèi bì quán wèi jì, shī lǎo xū fáng yǒu fú bīng.
粟多未必全為計,師老須防有伏兵。
jì féng yán lǔ shǐ mǐn
(《寄馮延魯使閩》)
biàn xún yún hè zhòng tí shí, yù xià shān mén gèng yǐ sōng.
遍尋云壑重題石,欲下山門更倚松。
liú bié zhōng shān,
(《留別鐘山》,
jiàn yín chuāng zá lù
見《吟窗雜錄》)
“遍尋云壑重題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