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悲行路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悲行路人”全詩
古往人何在,年來草自春。
色宜波際綠,香異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賦得池塘生春草》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得池塘生春草
謝公遺詠處,
池水夾通津。
古往人何在,
年來草自春。
色宜波際綠,
香異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
空悲行路人。
《賦得池塘生春草》是唐代詩人陳陶寫的一首詩。詩人用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圍繞池塘的景色,表達了歲月更迭和人事易逝的主題。
詩中描述了池塘旁邊的水流通暢,池水夾著通津,展現了這個地方的繁華。但是,過去的人已不見蹤跡,只有歲月流轉,春草依然生長。
詩人描繪了春草的顏色綠意盎然,清新的香氣在雨中異乎尋常。然而,如今看到這片青青的景色,卻感到空悲,因為這里只有行路人這個過客在獨自欣賞。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詩人的感慨,展示了歲月流轉、人事變遷、時光荏苒的主題。在這片青青草地的背后,隱藏著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人事的感傷。
“空悲行路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chí táng shēng chūn cǎo
賦得池塘生春草
xiè gōng yí yǒng chù, chí shuǐ jiā tōng jīn.
謝公遺詠處,池水夾通津。
gǔ wǎng rén hé zài, nián lái cǎo zì chūn.
古往人何在,年來草自春。
sè yí bō jì lǜ, xiāng yì yǔ zhōng xīn.
色宜波際綠,香異雨中新。
jīn rì qīng qīng yì, kōng bēi xíng lù rén.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空悲行路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