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洞桃花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錦洞桃花遠”全詩
水流寧有意,云泛本無心。
錦洞桃花遠,青山竹葉深。
不因時賣藥,何路更相尋。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送秦煉師》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紫府靜沈沈,
松軒思別吟。
水流寧有意,
云泛本無心。
錦洞桃花遠,
青山竹葉深。
不因時賣藥,
何路更相尋。
中文譯文:
紫府(指紫府宮,即天庭)靜沉沉,
松軒思別吟。
水流寧有意,
云泛本無心。
錦洞桃花遠,
青山竹葉深。
不因時賣藥,
何路更相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陳陶寫給秦煉師的送別之作。詩人描繪了紫府靜謐的景象,表達了自己在松軒思念秦煉師的心情。詩中的“水流寧有意,云泛本無心”表達了水流、云泛的自然之美,與詩人的離別之情相對比,突顯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接著,詩人又以“錦洞桃花遠,青山竹葉深”來形容自然景色的美麗,與離別之苦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抒發了詩人對秦煉師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不因時賣藥,何路更相尋”表達了詩人不愿意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放棄尋找相聚的機會,表達了對將來再次相見的期待和希望。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對別離和相聚的復雜情感,同時也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錦洞桃花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qín liàn shī
送秦煉師
zǐ fǔ jìng shěn shěn, sōng xuān sī bié yín.
紫府靜沈沈,松軒思別吟。
shuǐ liú níng yǒu yì, yún fàn běn wú xīn.
水流寧有意,云泛本無心。
jǐn dòng táo huā yuǎn, qīng shān zhú yè shēn.
錦洞桃花遠,青山竹葉深。
bù yīn shí mài yào, hé lù gèng xiāng xún.
不因時賣藥,何路更相尋。
“錦洞桃花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