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金玉盡龍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門金玉盡龍驤”全詩
列國山河分雁字,一門金玉盡龍驤。
耿家符節朝中美,袁氏芝蘭閫外香。
烽戍悠悠限巴越,佇聽歌詠兩甘棠。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略》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略》是唐代陳陶寫給韋中丞的賀詞。詩意表達了對韋中丞的贊美和祝賀,同時描繪了韋中丞家族的光輝和榮耀。
詩中提到,陳陶和韋中丞一同穿著簪笏,共同承載著過去的榮譽;韋中丞得到了皇帝的重用,成為經略黔南的官員,封號也是紫極差池,展現了他的才干和能力;他的家族世代忠誠,并且受到了朝廷的贊美和推崇;另一方面,袁氏家族也同樣如芝蘭般令人羨慕,守著外朝的閫外香;最后,詩中還描繪了邊疆的烽火戰士,他們雖然身處荒涼的烽戍之地,但仍然能夠欣賞到兩岸的美景,歌詠著兩甘棠的花。
整首詩以禮贊和祝賀為主題,通過描繪韋中丞及其家族的榮耀和光芒,展現了陳陶對其的崇敬之情。同時,詩人也對邊疆的戰士們表示敬意,揭示了他們的堅韌和樂觀精神。整篇詩意曠遠,美不勝收,展現了唐代文人的風范。
“一門金玉盡龍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róng fǔ wéi zhōng chéng dà fǔ xián xiōng xīn chú qián nán jīng lüè
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略
péng yíng zān hù jiù lián xíng, zǐ jí chā chí jiàng chǒng zhāng.
蓬瀛簪笏舊聯行,紫極差池降寵章。
liè guó shān hé fēn yàn zì,
列國山河分雁字,
yī mén jīn yù jǐn lóng xiāng.
一門金玉盡龍驤。
gěng jiā fú jié cháo zhōng měi, yuán shì zhī lán kǔn wài xiāng.
耿家符節朝中美,袁氏芝蘭閫外香。
fēng shù yōu yōu xiàn bā yuè, zhù tīng gē yǒng liǎng gān táng.
烽戍悠悠限巴越,佇聽歌詠兩甘棠。
“一門金玉盡龍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