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河已在兵鈐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昆河已在兵鈐內”全詩
天角雄都分節鉞,蛟龍舊國罷樓船。
昆河已在兵鈐內,棠樹空留鶴嶺前。
多病無因酬一顧,鄢陵千騎去翩翩。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送江西周尚書赴滑臺》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江西周尚書赴滑臺》(Poem: Seeing off Minister Zhou from Jiangxi to Huatai)是唐代陳陶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歌通過送別江西周尚書上任的場景,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和對周尚書的敬仰之情。
楚謠襦袴整三千,
喉舌新恩下九天。
天角雄都分節鉞,
蛟龍舊國罷樓船。
昆河已在兵鈐內,
棠樹空留鶴嶺前。
多病無因酬一顧,
鄢陵千騎去翩翩。
詩的中文譯文為:
楚地的歌謠服飾整齊,
聲音表達新的善意,直達天際。
天角雄威的都城,分發節度權杖,
蛟龍一樣的故國,停止了船只的運行。
昆河已經被困在兵器中,
棠樹前空留下鶴的足跡。
多病的我無法回應一聲召喚,
鄢陵的千騎英勇地離去。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周尚書從江西出發赴滑臺的離別情景。詩人通過描寫楚地的歌謠服飾整齊,喉舌傳達新的恩情直達天際,展現了詩人對周尚書的敬佩之情。其中的楚謠、喉舌的意象表達著周尚書新的職位和責任。
詩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詩人自身的身體虛弱和無法親自送別的遺憾之情。昆河被困在兵器之中暗示了詩人的病弱,棠樹前空留下鶴的足跡暗示了詩人思鄉的心情。最后,鄢陵的千騎離去翩翩,表達了周尚書的英勇形象和騰飛的志向。
整首詩詞以離別的場景為抒情對象,表達了對周尚書的贊頌和對鄉土的懷念之情。通過將人物和景物的描繪巧妙地結合,使整首詩詞富有畫面感和情感共鳴,展示了詩人的藝術才華和情感深度。
“昆河已在兵鈐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āng xī zhōu shàng shū fù huá tái
送江西周尚書赴滑臺
chǔ yáo rú kù zhěng sān qiān, hóu shé xīn ēn xià jiǔ tiān.
楚謠襦袴整三千,喉舌新恩下九天。
tiān jiǎo xióng dōu fēn jié yuè,
天角雄都分節鉞,
jiāo lóng jiù guó bà lóu chuán.
蛟龍舊國罷樓船。
kūn hé yǐ zài bīng qián nèi, táng shù kōng liú hè lǐng qián.
昆河已在兵鈐內,棠樹空留鶴嶺前。
duō bìng wú yīn chóu yī gù, yān líng qiān qí qù piān piān.
多病無因酬一顧,鄢陵千騎去翩翩。
“昆河已在兵鈐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