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駒結言春楊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驪駒結言春楊柳”全詩
豫章花落不見歸,一望東風堪白首。
分類:
作者簡介(陳陶)

陳陶(約公元812—約885年):字嵩伯,號三教布衣。《全唐詩》卷七百四十五“陳陶”傳作“嶺南(一云鄱陽,一云劍浦)人”。然而從其《閩川夢歸》等詩題,以及稱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東南,即閩江上游)一帶山水為“家山”(《投贈福建路羅中丞》)來看,當是劍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或鄱陽(今江西波陽)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學長安,善天文歷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時,隱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縣西),后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后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
《臨風嘆》陳陶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芙蓉樓內與你共飲美酒,
驪駒懷冬天的楊柳。
豫章的花已凋謝,不見歸來的人,
望著東風,滿頭白發。
詩意: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逝去的年華的感慨。詩人與朋友在芙蓉樓共飲美酒,欣賞著春天的景色,同時又懷念著冬天的楊柳和年輕時的豪情。豫章的花已經凋謝,但歸來的人卻不見蹤跡,詩人只能望著東風,感嘆歲月如流水,自己也已經年老。
賞析:
《臨風嘆》通過描寫酒宴和自然景色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年輕時光和逝去時光的思考和感慨。芙蓉樓是一個象征著歡樂和美好的地方,與朋友共飲美酒,可以暫時忘卻現實的煩惱和思慮。驪駒結言春楊柳,描繪了冬天的楊柳在馬背上結滿了冰雪,表達了詩人對青春逝去的懷念和對冬天的喜愛。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年華的感慨,人們常說“豫章故郡,洪都新廟”,詩人雖然在外地,卻一直牽掛著豫章,處處懷念著故鄉之花落不見歸來的人,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時光流逝的感嘆。整首詩情感真切,意境悲涼,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年輕時光的懷念之情。
“驪駒結言春楊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fēng tàn
臨風嘆
fú róng lóu zhōng yǐn jūn jiǔ, lí jū jié yán chūn yáng liǔ.
芙蓉樓中飲君酒,驪駒結言春楊柳。
yù zhāng huā luò bú jiàn guī, yī wàng dōng fēng kān bái shǒu.
豫章花落不見歸,一望東風堪白首。
“驪駒結言春楊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