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帷幄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臣帷幄算”全詩
氣冷膠應折,霜明草正腓。
老臣帷幄算,元宰廟堂機。
餞飲回仙蹕,臨戎解御衣。
軍裝乘曉發,師律候春歸。
方佇勛庸盛,天詞降紫微。
分類:
作者簡介(蘇颋)
蘇颋(670年-727年),字廷碩,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左仆射蘇瑰之子。蘇颋進士出身,歷任烏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參軍、監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書侍郎,襲爵許國公,后與宋璟一同拜相,擔任同平章事。蘇颋是初盛唐之交時著名文士,與燕國公張說齊名,并稱“燕許大手筆”。他任相四年,以禮部尚書罷相,后出任益州長史。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颋病逝,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謚文憲。
《奉和圣制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蘇颋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奉陪并向皇家幸好春宮送往朔方的大總管張仁亶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描繪了大總管張仁亶出征朔方的場景,并以此贊頌張仁亶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才能和忠誠。首先,詩中提到北風吹起,雁飛南渡的景象,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同時也暗示著張仁亶率領軍隊出征的重要任務。接著,詩人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嚴寒的氣氛和逼真的自然景觀。然后,詩人提到了張仁亶是老臣,他在帷幄之中計謀周密,在廟堂之上謀劃國家大事,強調了他的智慧和賢能。詩人還描繪了送行的場景,張仁亶飲酒告別仙官的車隊,脫下戰袍示意歸來。最后,詩人寫到張仁亶出征,大軍整裝待發,等待著春天的歸來。最后兩句“方佇勛庸盛,天詞降紫微”,表達了對張仁亶以及整個軍隊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展示了唐代皇權的威嚴和莊嚴。整首詩充滿了豪情壯志和贊美之情,同時展示了唐代社會和軍事的風貌。
“老臣帷幄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xìng wàng chūn gōng sòng shuò fāng dà zǒng guǎn zhāng rén dǎn
奉和圣制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
běi fēng chuī zǎo yàn, rì xī dù hé fēi.
北風吹早雁,日夕渡河飛。
qì lěng jiāo yīng zhé, shuāng míng cǎo zhèng féi.
氣冷膠應折,霜明草正腓。
lǎo chén wéi wò suàn, yuán zǎi miào táng jī.
老臣帷幄算,元宰廟堂機。
jiàn yǐn huí xiān bì, lín róng jiě yù yī.
餞飲回仙蹕,臨戎解御衣。
jūn zhuāng chéng xiǎo fā, shī lǜ hòu chūn guī.
軍裝乘曉發,師律候春歸。
fāng zhù xūn yōng shèng, tiān cí jiàng zǐ wēi.
方佇勛庸盛,天詞降紫微。
“老臣帷幄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