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應全蘇武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皓首應全蘇武節”全詩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蕭條返故居。
皓首應全蘇武節,故人誰得李陵書。
自憐放逐無長策,空使盧諶淚滿裾。
分類:
《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謨即查從事也)》徐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謨即查從事也)》
聞道將軍輕壯圖,
螺江城下委犀渠。
旌旗零落沉荒服,
簪履蕭條返故居。
皓首應全蘇武節,
故人誰得李陵書。
自憐放逐無長策,
空使盧諶淚滿裾。
中文譯文:
聽說將軍輕而有壯志,
螺江城下被賊寇所占據。
旌旗零落,士兵沉于荒服,
高官被廢,悲涼地回到故居。
皓首的長者應當繼承蘇武的忠節,
但誰能得到李陵的書信?
我自憐被放逐,無法拿出長遠的計策,
只能讓盧諶的淚水滿濕衣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徐鉉在唐朝時期創作的一首抒情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朋友查從事的遭遇和自身困境的感嘆和思考。
詩的開頭,描繪了將軍年輕而有雄心壯志,但卻在螺江城下敗給了賊寇,這里傳達了將士們的無奈和悲憤之情。
接著,詩中描述了戰敗后的景象。旌旗零落,士兵們沉淪于荒服,高官們被廢黜,無助地回到了故居,這里體現了戰敗的凄涼和人們的失落與辛酸。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和對友人的思念。皓首的長者應該繼承蘇武的忠節,但是誰能得到李陵的書信呢?這里暗示了作者所處的放逐境地與歷史名人的差距。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自身的無奈和悲傷。自憐放逐,無法拿出長遠的計策,只能讓盧諶的淚水滿濕衣裾。這里表現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戰敗后的凄涼景象和作者自身的困境,通過對歷史名人的提及,突顯了作者對自身命運和人生價值的反思。同時,詩中流露出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對時代的關注。
“皓首應全蘇武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há jiàn zhōu xiàn zéi jì zhōng láng zhōng mó jí chá cóng shì yě
聞查建州陷賊寄鐘郎中(謨即查從事也)
wén dào jiāng jūn qīng zhuàng tú, luó jiāng chéng xià wěi xī qú.
聞道將軍輕壯圖,螺江城下委犀渠。
jīng qí líng luò chén huāng fú,
旌旗零落沉荒服,
zān lǚ xiāo tiáo fǎn gù jū.
簪履蕭條返故居。
hào shǒu yīng quán sū wǔ jié, gù rén shuí dé lǐ líng shū.
皓首應全蘇武節,故人誰得李陵書。
zì lián fàng zhú wú cháng cè, kōng shǐ lú chén lèi mǎn jū.
自憐放逐無長策,空使盧諶淚滿裾。
“皓首應全蘇武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