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氣自清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真氣自清虛”全詩
征傳莫辭勞,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銷散,心想都凝寂。
真氣自清虛,非關好松石。
九仙皆積學,洞壑多遺跡。
游子歸去來,胡為但征役。
分類:
《玉笥山留題》徐鉉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玉笥山留題
仙鄉會應遠,王事知何極。
征傳莫辭勞,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銷散,心想都凝寂。
真氣自清虛,非關好松石。
九仙皆積學,洞壑多遺跡。
游子歸去來,胡為但征役。
中文譯文:
玉笥山上的題詞
仙鄉會應遠,天子的事情何盡知。
雖然征戰委屈,但山峰只需一息。
形體已經消散,思慮全部凝寂。
真氣來自于清空,與好的松石無關。
九位仙人都有積累的學問,洞穴中多處遺跡。
游子歸來又離去,為什么只是征戰?
詩意和賞析:
《玉笥山留題》是唐代徐鉉所作的一首詩,在詩中抒發了對仙境的憧憬和對現實世界的疑問。
詩中第一句“仙鄉會應遠,王事知何極。”表達了對仙境的向往和渴望,作者感嘆仙境的神秘和遙遠,并對天子的事情了解的有限感到無奈。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戰爭對人民的傷害,“征傳莫辭勞,玉峰聊一息。”表達了作者對于戰爭的不滿和抱怨,同時暗示了玉笥山仍然是個寧靜之地,與戰爭的破壞形成鮮明對比。
詩的下半部分,“形骸已銷散,心想都凝寂。真氣自清虛,非關好松石。”表達了作者對于物質消亡和精神存在的思考。形骸的衰散和心靈的思慮都凝結在了玉笥山,真氣來自于清空和虛無,與外物無關。
最后兩句,“九仙皆積學,洞壑多遺跡。游子歸去來,胡為但征役。”表達了作者對仙人和洞穴遺跡的景仰,同時對游子為何要繼續參與戰爭提出了疑問。
通過對仙境的向往與現實的反思,這首詩表達了對和平與寧靜的追求,對戰爭的不滿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一種理想化的情感與哲思。
“真氣自清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sì shān liú tí
玉笥山留題
xiān xiāng huì yīng yuǎn, wáng shì zhī hé jí.
仙鄉會應遠,王事知何極。
zhēng zhuàn mò cí láo, yù fēng liáo yī xī.
征傳莫辭勞,玉峰聊一息。
xíng hái yǐ xiāo sàn, xīn xiǎng dōu níng jì.
形骸已銷散,心想都凝寂。
zhēn qì zì qīng xū, fēi guān hǎo sōng shí.
真氣自清虛,非關好松石。
jiǔ xiān jiē jī xué, dòng hè duō yí jī.
九仙皆積學,洞壑多遺跡。
yóu zǐ guī qù lái, hú wéi dàn zhēng yì.
游子歸去來,胡為但征役。
“真氣自清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