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寄沃洲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寄沃洲書”全詩
幾懸華頂夢,應寄沃洲書。
風月資吟筆,杉篁籠靜居。
滿城誰不重,見著紫衣初。
分類:
《贈惠律大師》劉昭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惠律大師》
秋是憶山日,
禪窗露灑馀。
幾懸華頂夢,
應寄沃洲書。
風月資吟筆,
杉篁籠靜居。
滿城誰不重,
見著紫衣初。
中文譯文:
秋天是我懷念山的日子,
禪室的窗戶上露水還未干盡。
多少次懸浮在華頂的夢境中,
應該將這些心境寄給沃洲的大師。
風月的景致賦予了吟詠的筆端,
杉木和篁竹圍繞著寧靜的居所。
整個城市都重視著這位大師,
他初次穿著紫色的袈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劉昭禹寫給惠律大師的贈詩。詩人以秋天作為描繪的背景,表達了自己對大師的敬仰之情和對禪宗修行的向往。詩中的禪窗露灑馀,暗示著詩人在禪室中靜心凝思,而通過禪室的窗戶,他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華頂指的是佛教寺廟中供奉佛像的高臺,詩人想象自己的心靈也能夠在那里懸浮、超越塵世的束縛。詩人希望將自己的心境與感悟寄給惠律大師,向他請教修行之道。
詩中提到風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風月作為吟詠的資料,啟迪了詩人的創作靈感,使他能夠以詩歌表達內心的感受。杉木和篁竹營造了詩人寧靜的居所,暗示了禪室中的靜默與平和,與修行的精神境界相契合。
最后兩句“滿城誰不重,見著紫衣初”,表達了人們對惠律大師的景仰之情。詩人認為大師初次穿著紫袈裟,象征著他的尊貴和卓越地位,引起了整個城市的注意和重視。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抒發了詩人對大師和禪宗修行的敬仰之情。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禪室的靜謐,詩人表達了自己渴望超越塵世的心靈追求。整首詩以樸素的筆觸展現了禪宗的精神境界,給人以寧靜、深思的感受。
“應寄沃洲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huì lǜ dà shī
贈惠律大師
qiū shì yì shān rì, chán chuāng lù sǎ yú.
秋是憶山日,禪窗露灑馀。
jǐ xuán huá dǐng mèng, yīng jì wò zhōu shū.
幾懸華頂夢,應寄沃洲書。
fēng yuè zī yín bǐ, shān huáng lóng jìng jū.
風月資吟筆,杉篁籠靜居。
mǎn chéng shuí bù zhòng, jiàn zhe zǐ yī chū.
滿城誰不重,見著紫衣初。
“應寄沃洲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