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燈尋黑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漆燈尋黑洞”全詩
(見《紀事》)
危樓聊側耳,高柳又鳴蟬。
(《秋日登樓》,見《吟窗雜錄》)
蘚色圍波井,花陰上竹樓。
(以下見《海錄碎事》)
對面雷瞋樹,當街雨趁人。
(《夏雨》)
春光懷玉闕,萬里起初程。
(《送人》)
江上呼風去,天邊掛席飛。
(《送人舟行》)
漆燈尋黑洞,之字上危峰。
(《送人游九疑》)
分類:
《句》劉昭禹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唐代劉昭禹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句向夜深得,
心從天外歸。
危樓聊側耳,
高柳又鳴蟬。
蘚色圍波井,
花陰上竹樓。
對面雷瞋樹,
當街雨趁人。
春光懷玉闕,
萬里起初程。
江上呼風去,
天邊掛席飛。
漆燈尋黑洞,
之字上危峰。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系列景象和意象,表達了作者情感的寄托和對自然的感悟。每一句都是一個獨立的畫面,詩中的景物和情感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展示了作者對世界的感知和思考。
賞析:
《句》這首詩詞以簡潔、意象豐富的語言描繪了多個景物和情感,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詩中的景物多以自然元素為主,如夜晚的深沉、高樓上的柳樹和蟬聲、花陰下的竹樓等,這些景象通過作者獨特的表達方式,傳遞出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
詩的前兩句“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歸”,表達了夜晚的寧靜和人心的歸屬感。作者在靜夜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深邃和宇宙的廣闊,內心也因此得到了滿足和安寧。
接下來的幾句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瞬息萬變的景象。例如,高樓旁邊的柳樹鳴叫蟬聲,波井周圍的蘚色,竹樓上的花陰等等,這些細節讓讀者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美好。
詩的后半部分則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和對景物的描寫,進一步增強了詩的意境。例如,“對面雷瞋樹,當街雨趁人”表達了對雷雨的恐懼和對大自然力量的敬畏;“春光懷玉闕,萬里起初程”則表達了對春光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待。
最后幾句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比喻,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界的探索和對生命的思考。例如,“江上呼風去,天邊掛席飛”形象地描繪了江風吹拂和云帆飛舞的景象;“漆燈尋黑洞,之字上危峰”則暗示了追求真理的艱難和危險。這些描寫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啟示。
總的來說,劉昭禹的《句》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細膩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世界的感知和思考。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隨著作者的筆觸,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漆燈尋黑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jù xiàng yè shēn dé, xīn cóng tiān wài guī.
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歸。
jiàn jì shì
(見《紀事》)
wēi lóu liáo cè ěr, gāo liǔ yòu míng chán.
危樓聊側耳,高柳又鳴蟬。
qiū rì dēng lóu,
(《秋日登樓》,
jiàn yín chuāng zá lù
見《吟窗雜錄》)
xiǎn sè wéi bō jǐng, huā yīn shàng zhú lóu.
蘚色圍波井,花陰上竹樓。
yǐ xià jiàn hǎi lù suì shì
(以下見《海錄碎事》)
duì miàn léi chēn shù, dāng jiē yǔ chèn rén.
對面雷瞋樹,當街雨趁人。
xià yǔ
(《夏雨》)
chūn guāng huái yù quē, wàn lǐ qǐ chū chéng.
春光懷玉闕,萬里起初程。
sòng rén
(《送人》)
jiāng shàng hū fēng qù, tiān biān guà xí fēi.
江上呼風去,天邊掛席飛。
sòng rén zhōu xíng
(《送人舟行》)
qī dēng xún hēi dòng, zhī zì shàng wēi fēng.
漆燈尋黑洞,之字上危峰。
sòng rén yóu jiǔ yí
(《送人游九疑》)
“漆燈尋黑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