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枝折灞橋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枝枝折灞橋邊”全詩
鸚鵡語中分百里,鳳凰聲里過三年。
秦無舊俗云煙媚,周有遺風父老賢。
莫役生靈種楊柳,一枝枝折灞橋邊。
分類:
作者簡介(譚用之)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譚用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岐山高與隴山連,制錦無私服晏眠。
鸚鵡語中分百里,鳳凰聲里過三年。
秦無舊俗云煙媚,周有遺風父老賢。
莫役生靈種楊柳,一枝枝折灞橋邊。
中文譯文:
寄給岐山林逢吉明府
岐山高聳傲立,與隴山相連,制作錦緞時不惜勞神,晚上沉靜地入睡。
鸚鵡語中能傳達百里之外,鳳凰的聲音流傳三載之久。
秦朝沒有迷人的舊俗,周朝流傳下來了聰明的老一輩。
不要勉強使生靈種植柳樹,在灞橋邊一枝枝柳枝被折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岐山為背景,表達了一種對社會風氣和傳統的思考和擔憂。首先,詩人提及岐山高聳傲立,與隴山相連,暗示岐山的高峻和與眾不同之處。接著,詩人談論制作錦緞的工藝,將之與晚上的沉靜入睡相對應。這里的制作錦緞可以被視為一種象征,代表著一種為了華麗和繁華而不擇手段的社會風氣。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晚上的寧靜和安寧,似乎在暗示一種對這種浮華的拒絕和追求平淡寧靜的心態。
然后,詩人描述了鸚鵡的嘹亮聲音能夠傳達百里之外,鳳凰的聲音能夠流傳三年之久。這里的鸚鵡和鳳凰可以被理解為知識和智慧的象征。詩人希望通過知識和智慧的傳播,能夠改變社會的現狀和風氣。
最后,詩人提到了秦朝沒有迷人的舊俗,而周朝傳承了父老的聰明才智。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傳統的回望。他認為,舊俗的迷人之處已經消失在云煙之中,而周朝的父老們所流傳下來的聰明和智慧依然值得傳承和學習。
最后,詩人呼吁不要勉強使生靈種植柳樹,希望不要過分利用自然資源,避免傷害生態環境。他以灞橋為例,指出柳樹被一株株折斷,可能是對當時濫伐柳樹的現象的警示。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岐山風景的描繪,表達了對社會風氣和傳統的思考和擔憂,以及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保護的呼吁。詩人用豐富的意象和隱喻,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觀察,啟發人們去思考和反思。
“一枝枝折灞橋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qí shān lín féng jí míng fǔ
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qí shān gāo yǔ lǒng shān lián, zhì jǐn wú sī fú yàn mián.
岐山高與隴山連,制錦無私服晏眠。
yīng wǔ yǔ zhōng fēn bǎi lǐ,
鸚鵡語中分百里,
fèng huáng shēng lǐ guò sān nián.
鳳凰聲里過三年。
qín wú jiù sú yún yān mèi, zhōu yǒu yí fēng fù lǎo xián.
秦無舊俗云煙媚,周有遺風父老賢。
mò yì shēng líng zhǒng yáng liǔ, yī zhī zhī zhé bà qiáo biān.
莫役生靈種楊柳,一枝枝折灞橋邊。
“一枝枝折灞橋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